第九十四章 黄河改道-第2/3页
现在终于腾出手,自然有一举平乱的打算。
他甚至连出兵的圣旨都拟好了。
只等靖武侯回京。
这时,来自东面的一封密报传来。
“黄河改道,经济南郡、千乘郡,造成伤亡无数。”
王凉无奈,只得收回再度出征的打算,着眼于赈灾事宜。
黄河改道,淹没庄稼无数,近年的收成却是无法保证了。
为避免当地饥荒,造成大量流民逃窜,朝堂需要赈灾济粮。
同时,又得做好城池治理,避免盗匪横生,以及因大水引发的瘟疫。
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务必谨慎对待。
……
在赈灾官员的任免上,王凉少见地陷入纠结。
他通读古史,知道这时候最忌任人唯亲。
无论赈灾银钱的布施,还是黄河河道的重修,都需要清廉与才干并重。
天下承平十余载,国库好不容易积蓄起一笔银子。
堪堪足够支撑黄河河道的重修与善后。
但若有官员从中贪墨,那么国库银子是否足够,可就未定了。
思量再三,筛选掉一个个人选。
王凉的目光最终落在孙仁身上,选他的原因也干脆。
其一,过往的履历,证明却有才干。
其二,关系网简单,只限于武陵郡,可避免与济南、千乘的官员勾结贪墨。
……
半月之后。
孙仁领旨上路。
为保其安全,王凉亲派了一支五百人的禁军随行保护,并赐下天子宝剑,违令者皆斩。
到了地。
孙仁谢绝一切拜帖,直接前往受灾县邑,查验水患与灾害。
短短三日,查办了四十余位玩忽职守的官吏。
而后调集县卒和郡兵,开始善后的工作。
其间,不少盘踞当地的豪族,还有来自长安的世家,试图拉拢孙仁。
他们希望插手赈灾事宜,从中分润少许利益。
到底是新朝国库十年的积蓄,哪怕只抠出一星半点,都是一笔相当大的数目。
王凉同样大为重视。
他暗中派人盯住世家和孙仁,一旦有任何异样,就准备派兵东进,展开一场对世家的新屠戮。
所幸,孙仁早有预料,心里也是真的打算替百姓做事。
他拒绝了各种方式的求见和示好。
一心一意处理涝灾事宜。
闲暇之余,思考起治水的方略,整日翻阅《河渠书》《山海经》,试图寻得治水的办法。
……
义陵城。
近来烈日连连,雨水稀少。
郊外的田地干瘪开裂,大批作物都有枯黄的迹象。
有经验的农夫,根据征兆,判断今岁的收成会受影响,粮食极有可能大幅减产。
城中同样人心惶惶。
李常笑清楚,这是大旱来的表现。
一直以来,天灾与**并列。
好不容易朝堂清明,紧随而至的天灾,却又会将朝堂的平静击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