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伐高句丽-第2/3页



    ……

    始皇十年,九月。

    王凉生性谨慎,征讨高句丽,是新朝第一次对外大动干戈,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他与靖武侯严勇一起,确定出征的士卒、将领、路线。

    还有后续的战马、粮草、甲胄、兵刃……

    征讨的每一个环节,王凉都亲自考量,并且定下了负责的亲信。

    高句丽王既然大不敬,王凉自然容他不得。

    此战只许胜不许败,而且要赢得漂亮。

    不然——怎么才能有下次。

    一系列事宜下来,就耗费了三月有余。

    王凉最终决定,由靖武侯亲自出马,统领二十万兵马,与辽东侯麾下的辽东骑共同出击。

    大军开拔。

    州郡粮仓大开,王凉又征召了一批民夫,专门运送粮食。

    考虑到兵贵神速。

    王凉也曾想过,是否要在司隶到冀州,人为开凿一条河道,从而方便日后运兵和运粮。

    可一想到大秦的教训,令他很快打消了念头。

    治国如同吃饭,要一口一口吃,急不得。

    ……

    大军开拔数月,尚未有结果。

    日子又重归平淡。

    张小郎经过这些年历练,熬制的汤药勉强入口。

    通过自身试药,药理水平进步迅速。

    李常笑开始将一些病人移给他诊断,自己时常在旁看顾。

    一方面是监督张小郎,防止他出错,另一方面是给病人增加些信心。

    还真别说,亲眼看着自家傻徒弟走到今天,要说成就感,那还真的不少。

    单论行医。

    这二百余年,正儿八经获得真传的,张小郎算第一个。

    至于匈奴草原的那批弟子,由于目的不同,传授的内容不尽相同。

    对他们,李常笑的期望是医者。

    而张小郎,贴身教导这么多年,成为一代神医,应当不过分才对。

    恰巧,张小郎送走了医馆里的最后一名病患。

    他屁颠屁颠凑到李常笑面前,神情有些得意。

    “师傅,徒儿今日表现如何。”

    “不错。”

    李常笑点点头,并不吝惜自己的夸赞。

    闻言,张小郎脸上的喜意更甚。

    李常笑看着他,忽然开口。

    “小郎,你如今年岁渐长,也该有个正式名字。”

    “请师傅赐名。”

    “我想想……,独作一个璟字,叫作张璟。”李常笑思索许久,才翻出这么一个名字。

    张小郎显得很兴奋,整张脸红扑扑的。

    他低下头,口中一直念叨。

    “张璟,张璟,阿爹,阿娘,我有名字了!师傅替我取名字了!”

    张璟很是激动,旋即当场跪下。

    “多谢师傅赐名。”

    “此为其一,还有些事情也需要解决。”

    “师傅请说。”

    “你也老大不小,该早些成家。若心悦哪家女子,为师舍下老脸替你作保。”

    李常笑说着,一边将张璟扶起,“再替添置一座宅院,安养你日后的妻女儿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