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王凉立新-第2/3页
权衡得失,暂且作罢。
临朝后,王凉先是册封了一众功臣,其中包括参与长安宫变的成员,还有追随他大战诸侯的功臣。
凡是在名单上,一律赐下爵位。
按照大秦时期的做法,分作公、侯、伯三等。
爵位世袭罔替,享受朝堂俸禄。
唯一变化的,却是封邑。
王氏先人反思秦末教训,形成了一套对秦制的纠正举措。
王凉作为新一任族主,自是熟练无比。
他大肆封赏功臣,何尝不是为了消弭大汉留下的影响。
手中兵权在握,他有意以兵锋之势,扫除秦末以来形成的世家弊端。
一场浩浩荡荡的革新拉开帷幕。
……
崔道作为王氏姻亲,亲率兵马驰援。
王凉投桃报李,赐封崔道为武陵侯,总揽武陵全郡的官员任免。
这其中,也包括七品县令,算是王凉的一种优厚。
崔道领着郡兵归来。
听闻有贼匪劫掠,当场大怒。
他亲自披挂,率郡兵剿灭郡内匪患。
义陵城。
新任县尊暂未到任,城中百姓推举德高望重者,代为管理。
幸存百姓中,以城南为众,这管理者自然要从城南选出。
百姓多番合计。
听闻孙仁一家得鬼将亲手救治,认为他们一家是有福气在身的,加之孙仁年轻时走南闯北,见识广泛。
于是推举年长的孙仁为管理者。
孙仁假意推辞,实则一张老脸笑开了花,只道是天下掉馅饼。
李常笑目睹孙仁被轿子抬入县衙,心中感慨。
某种意义上,这也是蝴蝶效应吧。
他挥手引来大风,吹拂湖面,掀起一点波澜,落在义陵城,让孙仁阴差阳错上位。m.
感慨之余,李常笑还是替孙仁高兴的。
无论朝廷如何作为,孙仁靠着这段经历,未来也将成为“乡贤”一类的人物。
唯一可惜,少了一位共进美食的老饕食友。
……
孙仁入主县衙,凭着多年人脉,迅速搭建起一支班底。
县衙的机构得以运转,城中的秩序迅速恢复。
李常笑不由感慨,这老孙还真是深藏不漏,到底有两把刷子。
他抽空,又去巡视了四间铺子。
是代烧鸡杨、卖鱼周、豆腐甘等保管的。
如今大局已定,他们也该回来了。
李常笑嘴角微勾,“终于不用自己烤鸡了。”
稍一查探,发现四间铺子除了大门毁损,其余没有什么损失。
想来是四人走得干净,将铺子收拾得空空荡荡,使得贼匪没有搜罗的兴致。
又过了半月。
烧鸡杨率先回来了。
他亲自来医馆,拜谢李常笑。
身上带着赎铺子的银两,还有一些长沙郡的特产。
李常笑欣然接过,稍一掂量,发现银子多了,当即退回。
满脸正色,口吐话语,字字不离忠孝仁义,一举一动都是大义凛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