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朕欲长生-第2/3页



    “那巫女,可送入京城了?”

    “回禀家主,送了。弟兄们收尾,将一切线索斩断,不会留下蛛丝马迹。”

    “很好。”

    王甫闭目答道,手中翻动着半截木剑,据说是昔年靖王赠与宣昭帝的。

    紧接着,他再度开口。

    “告诉交趾那边,让滇王遣使入淮安,吾要令淮安富庶。”

    “喏。”

    “行了,下去吧。”

    人走以后,王甫睁开眼睛。

    瞳孔闪烁着黯光,仿佛吞噬万物的黑洞,莫名令人觉得心悸。

    “天家亲情,最是遥远,尚且寡淡。刘懿,老夫先走一步。黄泉之下,且看你骨肉相残。”

    “哈哈哈!”

    苍老的笑声响彻里屋。

    王甫身后,一道人影躬身而立,神色恭敬。

    他是王甫的庶孙,是王甫挑选的继承人。

    待王甫离世,王家的力量,还有覆汉的使命,都将交到他手上。

    ……

    元鼎九年,五月。

    十里红妆长街,送亲的队伍出城,前往淮安。

    红轿中,风妆霞帔,面披红纱的俏女子美眸晃动,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娇子外头,高车大马。

    一道同样着红袍的男子傲然而立,眉目俊朗,颇有种英气。

    正是淮安王刘渠。

    他面上喜悦,脑子里却想着事情。

    “昨夜,梦里有一老丈,临街算卦,刘渠试问今生,却得了一段离奇的说命。”

    “老道观汝有大气运,中年黄袍加身,享尽人间尊贵。”

    刘渠哑然失笑,身为大汉皇子,他如何不知道“黄袍加身”的意思。

    越是明白,就越觉得荒谬。

    “父皇对卫后恩宠有佳,岂能幸命于我。罢了,且当那老道呓语。倒不如自回封地,揽暖玉入怀,浮生半日闲情。”

    ……

    元鼎九年,八月。

    和罕单于与醍摩单于的大战结束,醍摩单于兵败退走,向大汉称臣,请求庇护。

    元鼎帝本就有意分裂匈奴,当即接受了醍摩单于的投诚。

    他示意朔方骑兵出面威慑。

    果然,和罕单于洞察到元鼎帝的意图,只得收兵,并遣使上表臣服。

    见此一幕,元鼎帝大喜。

    他当即下旨,以大汉士卒进驻草原,圈立最为富庶的草原,建立漯阴王国,由皇九子刘郁镇守。

    眼见形势比人强,两名匈奴单于心有不甘,却只得喊下。

    他们清楚,若选择反抗,等来的只会是大汉铁骑兵临,到那时连身家性命也难保。

    两名单于都是人精,两相权衡之下,选择苟且偷生。

    于是乎,匈奴草原上,两单于并立的局面形成。

    汉人将北面占据龙城的和罕单于,称作北匈奴。

    南面毗邻朔方和漯阴王国的醍摩单于,称作南匈奴。

    未央宫。

    元鼎帝看着奏折上的“南”“北”二字,总觉得分外刺眼,旋即心里又宽慰起来。

    倘若大汉战败,伊邪单于杀入长安,大汉或许将有类似的命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