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皇孙入宫-第2/3页



    随后的两道圣旨肯定了他们的想法。

    第一道是除去道家首领李敦的宗师之职,门下皇孙悉数回府。

    第二道是册封景王世子刘懿为沛王的圣旨,沛王往后留于宫中谨听皇训。

    对大汉君臣而言,“沛”具有别样意味。

    昔日高祖起兵,最初定国号就是“沛”,沛王的威名响彻天下。

    高祖称帝后分封诸王,这沛王的王号却一直不曾分出去。

    所有人都清楚,沛王代表着高祖,在位份上是毫无争议的诸王之首。

    如今天汉帝再封沛王,其中意味自不必明说。

    圣旨下达不过半日。

    就有许多臣子上门拜访景王府,恭贺景王父凭子贵,日后有希望荣登大宝。

    景王本人同样受宠若惊,素来备受冷遇的他何时得到过这般重视。

    当然,上门也不全是道喜的,还有说风凉话的。

    景王的两位嫡兄正在其中。

    他们眼见皇位无望,也不会再有什么顾忌。

    “皇弟莫要高兴太早。父皇册封皇侄,是属意其人,而非属意皇弟。”

    “沛王之号,是为高祖。日后怕是不知当父为子纲,还是子为父纲,哈哈哈哈!”

    ……

    两王奚落了景王好一会儿才离开。

    景王倒也非常人,即便受此等大辱,依旧没有当场发作。

    他暗咬牙,知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汉廷,未央宫。

    新上任的沛王正站在天汉帝身后,看其批改公文。

    手起笔落间,朱笔勾勒就是一桩世事因果。

    批改过后,天汉帝都会停顿一会儿,再次核验。

    见沛王心里疑惑,他解释道。

    “汝当谨记:所谓天子,非天地之子,而是天地落子。天子者,掌人间,断是非。德至则配,德失而废。”

    沛王从未听过这等说法,他细细品味一番,还真的悟出了些许体会。

    见此,天汉帝深感欣慰。

    随后继续分说那些治国的道理。

    他幼时师从儒家夫子,对这些之乎者也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余下时日,沛王寸步不离宫中。

    朝堂大臣送来的奏折,天汉帝批改完,都会让沛王再度过目一遍。

    在此过程,沛王的帝王术迅速提升。

    ……

    天汉二十九年,元月。

    这日,鲁王将要抵达玉门城。

    世子李昭率王府家臣早早就恭候在城外,周边是四散的人群。

    李常笑背着白龟混在人群里。Μ.

    世子的仪仗听在不远处,这让李常笑能够看清李昭的模样。

    身长八尺,眉目疏朗,容貌甚伟。

    一袭玄色长袍,头戴黑金王冠,手中握着一枚玉珏,散发出一股书生卷气。

    唯一让李常笑感到意外的是,这代的鲁王府继承人竟然没有内力在身。

    以他如今的功力,不存在能够在他面前掩藏实力的可能。

    这只能说明,世子李昭当真不具备习武的天赋。

    想到这,李常笑不由皱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