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祖孙初见-第2/3页



    刘懿正对自家父王敬酒,说些吉利话。

    这时,外头的管家跑进来。

    “王爷,有圣旨。”

    刘懿闻之,莫名有种不好的预感。

    ……

    一个时辰后。

    天色已经昏暗,宫廷的长廊挂起灯盏,宫女和小太监匆匆行走。

    刘懿跟在传旨太监身后,朝皇宫深处走去。

    他心里那叫一个郁闷,暗怪自己瞎管闲事,平白惹了一声骚。

    忽然,刘懿像是想到什么,华袍长袖下的五指握紧,仿佛要捏碎什么。

    “周戮,今日之事本世子记下了。”

    不知走了多久。

    最后,他在一座金碧辉煌的大殿前停住。

    传至太监侧过身子,俯首让路。

    刘懿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走入大殿。

    与外头相比殿内略显昏暗,左右皆空无一人。

    可刘懿心里清楚,藏在大殿的高手绝不下十指之数,还都是那种纵横天下的猛人。

    思索之际,一道苍老的声音从上方传来。

    “是景王家的小子吧。”

    闻言,刘懿的神情立即严肃了起来。

    当即行礼,“孙儿刘懿拜见皇祖。”

    “走近些,让朕看看。”

    刘懿略感惊讶,皇祖比他想的还要亲和,随即大大方方向前走了几步。

    灯火下一张清秀丰俊的脸愈发清晰,额骨凸出几分,正是刘家人的长相。

    天汉帝打量了他一会,这才继续道,“朕为何寻你,心里当是清楚的吧。”

    话都说到这份上,刘懿自然不敢否认,作出一副惶恐的模样,“孙儿私自出手,望皇祖宽恕。”.

    闻言,天汉帝哈哈大笑,雪白的胡须宛若骇浪作山河震颤。

    良久之后,笑声停歇。

    “何错之有,莫要作那粗浅之人。懿儿有功当赏。”

    此话一出,刘懿紧绷的心算是放下了。

    他并不在意天汉帝赏什么,只要安然从事情中脱身那就够了。

    “对了,朕记得你这小子是拜在董天门下吧”

    “正是董山长。”

    “董天那老家伙集孔儒与松溪儒之大成,是个人才,可惜心术不正。”

    刘懿将天汉帝的话暗暗记下,没有作评价。

    他这模样让天汉帝更满意了。

    要是刘懿出面附和,反而会让天汉帝觉得愤怒。

    天汉帝蒙学是儒家夫子传授,信奉“天地君亲师”,师还在亲前头。

    无论师如何不堪,做弟子的都不该妄加非议。

    在刘懿不知道的时候,他又躲过了一劫。

    随后,天汉帝的脑袋忽然昏沉,被左右太监搀着回到寝宫。

    刘懿目睹眼前的这一幕,倒是产生了别样想法。

    朝野流传皇祖在位三十年依旧健朗,这也是大汉江山稳固的前提。

    现在看来倒也不尽然。

    刘懿低下脑袋,再抬头时又恢复了往日懒散的模样。

    ……

    第二日。

    宫中的太监到景王府宣读圣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