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儒道之争-第2/3页
“凤兮,凤兮,吾百家之哀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事后,有人将此等异象上奏天汉帝。
天汉帝将宗师董天喊来,询问他这异象为何解。
董天思虑再三,最后给出了一套说辞。
“回陛下,此乃鸾凤,生于百家争鸣。昔日圣贤降生,百鸟朝凤。待世风日下,自秦孟子以后再无圣贤。今陛下大统,正本溯源,终百家之乱,是以鸾凤香消玉殒。”
天汉帝听后大为感慨,下旨厚葬鸾凤尸首,凭吊上古圣贤。
只是,汉廷的使者刚刚赶到。
先前鸾凤的尸骨早已消失,在原地化作了一池泉水,隐隐还有热气溢散。
使者回禀,天汉帝亲自前往观摩。
赐名为“凤泉”。
……
随着儒道两脉高人入京,轰轰烈烈的气运之争掀开帷幕。
在此过程中,天汉帝同样审度两者的优劣。
转然间,到了十一月。
入冬大雪将匈奴草原彻底掩埋了。
自那日后,天气愈发寒冷。
龙城,匈奴王庭。
大萨满走出营帐,弯下身子捻起积雪。
浅层是雪,下面还又覆盖了一层寒冰和霜冻。
大萨满的脸色大变,他匆匆提着法器,前往面见单于。
这一年的冬日,怕是难以顺遂。
……
很快,单于的使者到达各个部族,传递大萨满的神谕。
“坐冬雪降临”
在匈奴族人的眼中,“坐冬雪”是与“大黑天”并列的两大灾难。
每每发生,都会导致大量族人和牛羊的死亡。
左大都尉部。
若禾同样调度起了族中的青壮。
相比其他部族,左大都尉部才刚收获了这一年的粮食。
虽然产量略少于从前,可这足以让他们全族度过这一场“坐冬雪”。
若禾总共下达了三道命令。
其一,宰杀老弱和未孕的母羊,取其肉作积粮,取皮毛作厚袄。
其二,将那些年老的战马货与汉廷游商,折价换取粮食。
其三,收拢秋收的粮食,统一交由他与各当户分配。
命令下达以后,立即被各当户执行了起来。
依照匈奴人的惯例。
他们将各家穹庐集中在一起,一并的还有各家牲畜。
在此大寒之际,抱团取暖才是求得生存的治理。
大穹庐。
李常笑回绝了若禾的好意。
他自己平日也有耕作,自然也积累了粮食,足够他和白龟二人吃用。
见此,若禾不再坚持。
当夜他就将各当户集中喊来。
之后数日,不断有汉廷游商押着粮食前来,换取战马。
同样地,左大都尉部也有一支全副武装的匈奴骑兵,押解粮草向北面的方向赶去。
那是单于廷的所在地,历来归于左贤王。
李常笑将这一切看在眼里。
他的情绪很是复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