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与众不同-第2/3页
一个春风沉醉之夜,她把这个担心说了出来。
“夫人,你大可以放心,不必去胡思乱想。俗语都有话,‘生死有命’,飞儿的命硬,什么样的灾难也能避开。”张锦钊若有所思地安慰着她。
张锦钊看着睡在床边的小少飞,向王少香努了努嘴:“以后咱们还得靠他养老送终呢。”
看着眼前这个心爱的儿子,张锦钊的内心也泛起了一丝担忧,生怕这个孩子是来骗吃(夭折)的,空欢喜一场。
由此,他想起了不久前发生的那一幕——
那天临近晌午,他去自家菜地摘菜回来做午饭。
“呼——呼——”
一阵波涛轰鸣声从西河那边传来。
张锦钊放眼望去,河面水声大作,滚滚的河水犹如张牙舞爪的巨龙,呼啸而来,奔腾而去。
张锦钊自小在龙门河玩耍长大,见惯了发大河涝的洪峰浊浪。
然而,令他感到惊奇的是,这咆哮的波涛声,仿如天籁,从波涛汹涌的河面飘散开来,在天地间回响……
这声音,张锦钊好似在哪里听到过。
令张锦钊更为惊奇的是,在浑浊的滔天巨浪之中,一个身着一件红色肚兜,迎着滚滚的浊浪,站立在一根芦苇之上。
张锦钊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使劲闭了闭,然后再睁开。
果然,那个男孩是他的儿子张少飞,确信无疑!
因为男孩手腕上那对银铃环,是他家的大恩人送给小少飞的。
而那件红肚兜,则是他夫人的压箱之物,一针一线缝制的。
张锦钊分明看到了那个男孩身上的红肚兜,手上的银铃环,在波光中发出一道耀眼之光。
洪水浩荡,浊浪翻滚,洪峰涌起,险象环生,小小一根芦苇,在汹涌的波浪中逐浪漂浮,随时都有被浊浪吞噬、沉沦河底的危险。
“飞儿,快快上来,吓死你爹了!”
张锦钊冲着飘浮在巨浪之上的小少飞大声疾呼。
然而,在芦苇上飞波逐浪的小少飞却浑然不知,好像玩得特别开心的样子。
……
张锦钊回忆着,把那天所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夫人。
王少香听了,恍然大悟,想起了两年前那个中秋之夜,梦见一条飞龙飞入室内,随之一个小孩在菩提树下亲切叫她娘亲的情景,不禁惊叫道:“天哪,这娃是上天给咱们送来的!”
她双手合十,极为虔诚地:“苍天大老爷啊,您终于显灵了!苍天大老爷保佑,飞儿逢凶化吉,快高易大。”
张锦钊一听,“噗哧”一声,笑着说道:“老婆,不是苍天大老爷,苍天不叫大老爷。”
王少香一脸的严肃:“夫君,你不要胡说八道!”
张锦钊仍笑眯眯地:“飞儿本来就是你生的呀!”
王少香一本正经地:“夫君,那我问你,飞儿为什么能在大浪中安然无恙?”
“这……”
“他为什么起名叫张少飞?”
“这……”
王少香连珠炮似的发问,张锦钊吭吭哧哧,无以应对。
最后,王少香说:“这一切都是因为我去年到太山寺烧香拜佛,在寺里青天大老爷玉皇神像面前许了愿,所以灵验了。夫君,你大病初愈,明天我到太山寺还愿,你就在家带飞儿吧。”
“嗯。”张锦钊点了头,“那,好吧。”
第二天一早,王少香食过早饭后,便独自去太山寺还愿。
谁知快到太山寺时,小少飞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嘻嘻哈哈地说:“阿娘,我来了。”
王少香担心小少飞在寺里捣蛋惹事,故没告诉他。
谁知这个小少飞鬼灵精,悄悄地随尾跟着。
既然来都来了,王少香只好说:“飞儿,待会进了寺,可不准乱说话,记住了吗?”
小少飞“嗯”了一声,乖巧地说:“娘,记住了。”
踏进山门牌坊,小少飞似触动“慧根”,竟然把牌坊上面题的“第一地”给念了出来。
惊得王少香赶快捂住他的嘴巴:“小孩子之家,可不能乱读。”
“阿娘,我没有乱读,上面确实是这样写的。”小少飞申辩着。
“还在开口辩驳!”王少香生气地举起手,假装要打落去的样子。
小少飞像小泥鳅一样从王少香的身边溜走了。
王少香望着小少飞的背影,直摇着头:“这个调皮仔,鬼灵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