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这就应该秉公执法!!-第2/3页
听了他的话,地检署的公诉人有些无语。
关于案件,他不是第一经办人,整个过程他不了解。
在他看到的“真相”,也是从武协所获得的材料。
从事情在交到他的手中之后,已经成为了另一个版本…
“被告辩护人,你有什么辩护意见。”
案件还需要审理,朱法官心中已经有了大概。
至于有关人员的违法行为,等开庭结束后再去追究他们的责任。
“关于王华的故意杀人案,我有五点辩护意见。”
李晨放下手中的稿子看向对面的公诉人开始了他的表演:
“第一点,案件的起因。
在王华故意杀人案之前,我们先要认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王华的杀人动机是什么,他为什么要去杀杨华庆。
在杀人案之前,王华跟杨怀庆是有矛盾的,而在矛盾中王华所扮演的角色是弱势方,他是经常性的被杨怀庆给欺负。
王华拿刀去学校,最开始的目的就是保护自己不被杨怀庆等人欺负,他就是自保。
第二,杨怀庆的性质。
在案件中,杨怀庆所扮演的角色就是霸凌者,他会经常性的欺负王华,这是案件爆发的主要原因。
而杨怀庆本身的行为就已经触犯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就是对他人的霸凌,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也不是只有王华再说这件事。
你比方说他学校的老师还有他的同班同学,甚至是其他年报班级的人也知道有这回事。
第三点,案件发生前后的问题。
在案件开始起,王华被迫应约,是他不敢反抗的一种具体表现,而这个表现,是来源于日常在学校的种种行为,让王华有了心理阴影。
他不敢不去,我们可以说他性格比较懦弱,可以说他不懂法,但是绝对不能说是约架斗殴致人死亡。
第四点,就是学校的行为。
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是去学习的,不是让他们去打架斗殴的。
这件问题之所以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取决于学校的不作为。
王华经常被人欺负,他为什么不敢告诉老师?
因为他知道,报告老师的后果,不是他能够承受的。
这种事跟老师说,他们顶多就是口头批评,而这种口头批评不仅起不到任何的阻止作用,反而激怒施暴者对被欺凌者的仇恨。
我们明明有相关的法律去保护学校的学生,为什么他们不知道?”
“最后一点,那就是我们执法单位在办案时……”
“在案发开始,王华被带入武协所进行审讯,这期间……”
“就是这么离谱的事,我们公诉人竟然是毫不知情。
案件被交上来时,你们作为公诉人,有没有去查看他们的执法视频?”
“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也是国家明令静止的,为什么还会出现?作为公诉人,你们又有没有责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