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信仰封圣-第2/4页



    这意味着只要收集到了足够的生灵愿力,就能造出来一位封圣。

    一旦进入乱世,就少不了一些山野地区出现淫祀的情况,而打击淫祀是自古每一个王朝都要做的事,信仰必须统一。

    对天皇氏族来说,可以保证代代天皇都可以通过生灵愿力而封圣。

    过去封圣数量少,一个教派供养一尊信仰封圣就是极限,这位封圣打其他人都是等级压制,能对抗的只有同级别的封圣,所以信徒愿意追随强大的宗教,信仰同一位神祗。

    直至武士阶层中出现了第一位自主封圣者。

    这条路线最初也是在大夏中泛滥过,甚至一度引发过信众的争夺战,数亿人的大国若是为了信仰来爆发战争,必然是你死我活的结果。

    信仰封圣与国无益。

    实际上瀛洲经常干这种事,从隔壁好不容易学点东西,却学一半丢一半。

    在大夏已经淘汰的路线,反而在瀛洲这边得到了运用和发展。

    但在大夏漫长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信仰这一条路线逐渐被优化和取代了出去。

    而当其他体系逐渐发展,不依靠生灵愿力也能得以封圣,并且逐渐占据主流,就必然导致死盯着生灵愿力继续薅羊毛的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少。

    神道教为了尽可能吸纳各种信徒,也是搞过很多次操作,神道教就存在多次改版,譬如佛本神道教就是其中一个阶段的产物,在三大稻荷之一的丰川稻荷神社,供奉的主神就是佛教中的骑着白狐的女性神明托枳尼真天。

    借此,瀛洲维持了数个世纪的平稳局面,天皇的权力一直都能维持着稳定。

    相对应之下的幕府反而要更加先进一些,幕府统治不借助外力,不需要信仰,全靠自身,甚至能主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搞生产力改革,因为幕府控制着暴力,有完整且相对成熟的体制。

    可自行封圣的路线出现后,信众发现一个事实‘俺寻思只要自己努力,或许也有机会封圣啊’……既然有机会封圣,为什么还要继续朝拜宗教?信神信佛不如信自己,你一个靠着生灵愿力的信仰流封圣,难道比其他封圣更高贵?

    而大夏建国后,这种信仰路线更是直接被淘汰了。

    于是大乘佛法出现了,追求人人成佛的思想导致佛教开始迅速本土化;

    且不说现代社会想要收集信仰和生灵愿力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连道士、和尚自己都放弃了;光说你要搞宗教,都得经过官方审查的,玄天司不同意,你想成神都得掂量一下上面愿不愿意盖章。

    这边可没什么赎罪卷和大赦那一套玩法。

    幕府比皇室先进的就在于……前者有一套完整体制,能容纳更多玩家,能做大蛋糕;而皇室的目标是家天下,把天下变成一家之言,让所有人守在自己一亩三分地上耕田。

    时间推移,必然是后者溃败的更明显。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所以这位御馔(音通赚)津……也是继承了稻荷神的职位后,集合信仰封圣?”

    “这,我们都不太清楚。”坂田良摇头,表示并不知情。

    看到他的态度,白榆内心就有了差不多的推断。

    如果是硬实力封圣,显然是没什么必要继承稻荷神的位置。

    “哼姆……”

    白榆不是小觑信仰封圣。

    封圣就是封圣,哪一种途径封圣,一旦成功就是封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