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临安-第2/2页



  在古代,八百里加急是最高等级的公文急递。

  任何敢拦路的,阻碍的,负责传递信息的驿卒可以将其直接格杀,不用承担任何的责任。

  是故,压根没人敢阻挡八百里加急的快马。

  在临安城门外的一片嘈杂之中,八百里加急的快马一眨眼便冲入了临安城内,所过之处,一片鸡飞狗跳。

  一名禁军小卒看着逐渐远去的快马,忍不住吐槽道。

  “这是又出什么事了?难不成是北虏有进犯大宋了?”

  一旁的一名老兵闻言,却是摇了摇头说道。

  “应该不是,看方向,八百里加急是从南边来的,应该不是北虏进犯。”

  “但估计也不是什么好事,能用到八百里加急传信,怕又是有什么地方发生有人造反了。”

  老兵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经历了不少的风风雨雨。

  这些年大宋内忧外患并不安稳,对于地方造反这样的事情,他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

  朝廷为了对抗北虏,在北边部署了数十上百万的重兵集团,布置了两淮,荆湖,川蜀三条防线。

  为了维持住北方防线的开支,朝廷每年都在加税。

  税加的多了,地方的平头百姓活不下去了,自然会站起来造反。

  然后再顺理成章的接受朝廷招安,被编入厢军吃皇粮。

  在两宋,之所以农民起义一直不成规模,其实和大宋朝廷对农民军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

  说白了,也就是积极招安。

  你不是活不下去了才造反的吗?

  没关系,只要你接受朝廷招安,造反的事情既往不咎,接下来朝廷安排你进厢军吃皇粮,肯定饿不死。

  农民军本就没有一个稳定的政治主张,就是因为活不下去才聚在一起造反的。

  等到朝廷招安,承诺既往不咎,还让他们吃皇粮,有几个人会死硬到底的?

  所以,两宋的农民起义一直不成气候。

  两宋之所以能这么玩儿,说白了也就是朝廷能收上税,朝廷有钱,财政健康。

  自然有办法安置那些招安的农民军。

  而再往后的大明灭亡的原因,与其说是内忧外患,倒不如说是财政崩溃。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www.50331.cc 文学网手机版阅读网址:wap.50331.cc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