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一株雪-第2/9页



唯独我,孤零零地像个外人。不,我本来就是外人。

娘亲拉着她一个个认人,到了我这里一顿,有点尴尬。但那姑娘反应很快,叫了我一声姐姐,「好孩子。」娘亲道。

她果然和娘亲一样的通透,真好,我应该开心的。可偏偏心里不舒坦。

午饭的时候,一家子人更是对她嘘寒问暖,我有点羡慕,努力把眼泪憋回去。明明做了这么久的心理准备,不应该这样。

吃过午饭,带着她看院子,娘亲一点点指着与她说,这个院子有大家的心血。可是她一句话就让我彻底哭了,她说,「我从来没想到自己可以住这么好的院子,就像仙境一样。」

不只是我,每个在场的人心里都应该堵得慌吧。明明她一生下来就应该享受这些,这院子再好,她也不应该用这样赞叹的语气,明明是她该得的。



本以为她回来我会不习惯,但现如今似乎也没什么,只不过我不再是家中的唯一罢了。

她性子很好,温柔娴静,为人好学,本来爹爹想给她请个师傅教,但她拒绝了,她说她可以向我请教。

她对我,似乎很好,好到我有点不解。

有时候大家忽略我时,她会特意提起我,我想过,如果我们两个身份对调,我心里大概会有怨恨。

毕竟,这些年太苦了。

「怎么会呢?爹娘虽然不富裕,但也给了我最好的,姐姐,我们的爹娘是一样的,都给了我们全部。」

她这样和我说。



真正和她谈心,是在半个多月后的一个夜里。

那时候,我们的关系已经不错了,大概是气氛好,她主动和我说起她小时候的事情。

我也是第一次在脑海里勾勒出自己亲生父母的模样,我相信他们也一定是很好很好的人。

她说,她本应该会有个弟弟,可惜娘亲身子不好,孩子没了。自那以后,家里的重担便都由爹爹扛着。

她说,在乡下,只有一个女儿是很没脸的事情,但爹娘都对她特别好,爹爹空闲了还会教她识字。可惜那时候她以为时间很长,可以慢慢学,没想到睁眼间就生离死别。

她说,如果不是徐州发了洪水又引起疫情,她就可以带着爹娘一起来见我了。

徐州的那场洪水,是六年前的事情,当时我还跟风捐了一百两银子。灾难,离当时的我来说太远,仅有的印象大概就是爹爹、伯父嘴里一长串的数字。

没想到,原来我也是受害人之一。

可惜我没帮得上什么忙,如果时光倒流,我一定多捐钱,告诉爹爹一定要去徐州把她们一家接过来。

那样,我也会有爹娘了。



娘亲说,等过些日子,便将慕禾记入族谱,待慕禾学好了规矩,便带她出去交际。至于我,便算作赵家的养女了。

「阿柔,你放心,在我和你爹心里你永远都是我们的女儿。」

「女儿知道。」

我应该知足了,做个养女其实也好,总比孤女好。更何况,这些年我学的东西永远都是我的。

只是,我们都没想到到底还是出了岔子。



皇帝下旨赐婚,指名了要赵氏女嫁与厉王。

厉王是皇帝的第五子,自然是身份尊贵,可是他克妻。前后两任王妃,一个未成婚便暴毙,另一个死于成亲当晚。

再加上他十几岁便去了边关,这些年打下了不少功绩,手上也沾了不少血,颇有几分小儿止啼的名头。

这样的人,算不上良配。

皇帝之所以指了赵氏女,是因为宁国府里未出嫁的姑娘,原本只有我一个,可现如今不是了,我只算是个冒牌货。

但即便是这样,也是个难题。

毕竟在外人眼里,皇帝选的人就是我。慕禾才回来不久,又没有声张,别人自然不知道。若这时说了,像是我们故意想的法子一样。

一时之间,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婚事,不是我便是慕禾。

十一

所以,我与慕禾去请安的时候,还未进去就听见爹娘的讨论。其实,某种意义上,我是开心的。

厉王不是良配,而爹娘之所以争论是因为心疼我与慕禾,而不是推出一个我。这对我来说,就足够了。

所以,我拉着慕禾进去,跟爹娘说,我嫁。

大家都愣了,爹爹最先反应过来,对我道,「阿柔,你这是什么话?」

「阿柔,娘亲舍不得你啊,那那可不是个……」娘亲的话声音低了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