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放手-第2/3页



    在宫里用了午膳,眼看外面天空灰蒙蒙的,似是又要下雪了,想到初雪路滑,慕嫣然便嘱咐着慕风带夏蝉出宫回家,未留他们在宫里停留太久。

    没几日,便是腊八了。

    许是因为内外一片清宁安定的缘故,再加上又得了天降祥瑞的宝藏,这一年的春节,百姓们都准备的格外隆重,似是要把往年的那些提心吊胆都尽数丢在这一年,明年开始,便是充满希望充满幸福的好日子。

    腊八当日,街上如同过年一般的热闹。

    贺启暄和慕嫣然带着孩子们出宫回慕府的时候,外头的喧嚣便顺着被风扬起的车帘飘了进来,肇哥儿顽皮的掀开帘子的一角往外望,不一会儿,便回过头来眼巴巴的看着贺启暄和慕嫣然,脸上的表情说不出的好笑。

    “你别乱跑,歇了午觉起身,让你大表哥带你出府去玩,不过,要听话,知道吗?”

    贺启暄拍了拍儿子的头说道。

    欣喜溢于言表,肇哥儿小鸡啄米一般的点了点头,讨好的过去偎在了贺启暄怀里。

    “腊八粥来喽……”

    屋帘掀起,傅妈妈带着一群小丫鬟进来了,手中还各自提着食盒,取出了刚出锅的香甜腊八粥。

    每人一碗摆在面前,虽是极普通的腊八粥,可因着一家人团聚一堂的缘故,倒也觉得比平日里更加可口,一屋子的人脸上尽是喜乐满足。

    及至午膳用罢,众人团座在一处说着话,不时的有孩子问起宝藏的事,贺启暄和慕容言便绘声绘色的讲给众人听,枯燥无味的掘宝,被他描绘的似是探险一般有趣,惹得孩子们都满眼的艳羡,纷纷表态说长大了要去寻宝,身旁便有母亲拧着耳朵教训。

    一屋子的欢声笑语,冲淡了寒冬的冷冽。

    卓府二进的正屋内,长平郡主交代着丫鬟们收拾东西。一脸的欢喜雀跃,回过头,却见夫君就那么直愣愣的看着自己忙碌的背影,眼中却有些驱不散的薄雾,长平郡主挥了挥手,示意她们各自下去做好自己的那点子事,转身过来坐在卓远之身边问道:“怎么。可是后悔了?”

    神情一怔,卓远之有些落寞的摇了摇头,“不后悔。可是,我不知道我这般做,是对,还是错。”

    伸手覆住他冰凉的手,将自己的暖意传递给他,长平郡主浅笑着说道:“自然是对的。经书里都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你将心里的仇恨尽数放下,才能装进更多的幸福和欢乐啊。自然是对的。”

    思忖着妻子的话。卓远之迟疑着点了点头,可心里,却发出了一声轻不可闻的低叹声。

    抱着卓远之的一只胳膊,长平郡主靠在他肩上,声音中带着一丝淡淡的喜悦,“自打出生,我还没出过都城呢,这番,咱们好好在外头走走。看看外面都有什么新奇有趣的东西。”

    顺着长平郡主的话往下想,卓远之的心里轻微一动。

    回头正视着妻子的目光,卓远之低声问道:“我带你去大安,可好?”

    “大安?”

    长平郡主目露不解的看向他。

    那年初入都城,有人问起卓远之的来历,他总是噙着一抹淡淡的笑回答对方,“远之来自都城南边的大安。”

    极少有人知晓大安是在哪里,只当是一个不出名的城县,便不再多问了。

    此刻,卓远之的眼中,却突然燃起了一抹兴奋的光芒。

    “大安是座古城,在永州,虽然地处偏远,可那儿也是极繁华的。”

    解释的说着,卓远之的话语,却忽然清浅了下来,“五岁以前,我都是在那儿过的,白日里,爹会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去卖些针头线脑的小玩意儿,娘就在家里缝衣煮饭,帮富贵人家做些绣活,挣些零用贴补家用。有时候,爹回来的时候还会带个风车或是小泥人儿什么的给我,娘便会埋怨他乱花钱,可是吃饭的时候,娘却总把肉最多的菜推到我和爹面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