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郁郁-第2/3页



    说着话,襄王妃的眼中,已簌簌的落起了泪。

    使了眼色给白薇,让她去净了帕子送来给襄王妃净面,慕嫣然柔声劝道:“婶婶,您莫要多想。您和王叔如今正是春秋鼎盛之际,世子兴许就是这般想的,所以才打算趁着您二老身子骨硬朗的时候多去外头跑跑,长长见识,过几年,等你们老了,说不定他就安下心来在你们身前侍奉二老呢。

    您可莫曲解了世子的意思……”

    慕嫣然的话,似乎并不能让襄王妃释怀。

    眼中的泪水愈发缤纷涌出,似是想起了前些年儿子在外时她心里的担惊受怕,襄王妃一脸的悲痛。

    过了好久,襄王妃的情绪才平复下来,而外头,小贵子扬声通传,说贺启暄到了。

    襄王妃刚站起身,贺启暄已大步迈了进来。

    “襄王婶……”

    许是已经知晓了襄王妃的来意,贺启暄有些为难的看了慕嫣然一眼。

    顿时,慕嫣然心中一沉。

    果然,听襄王妃哭求,贺启暄一脸凝重的说道:“襄王婶,启暄自幼便和钧堂兄要好,您和襄王叔对启暄也爱护有加,按说,这样的要求乃是人之常情,启暄不该推诿。可……”

    犹豫了一下,贺启暄叹了口气沉声说道:“可此番的调令,是钧堂兄亲自来求的。”

    “什么?”

    似是未想到是儿子亲自要求远赴边关,襄王妃有些吃惊的怔住了。

    贺启暄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

    “怎么会,怎么会……”

    喃喃的低声念叨着,襄王妃觉得有些不可置信。

    可是除了贺启钧执意要求,以贺启暄和兵部而言,看着襄王府只有世子一个儿郎来说,都绝对不会下发这样的调令。

    沉默了一会儿,襄王妃心内已经信服了。

    “启暄,如今,你已是摄政王,你的话,就是圣旨,别让钧儿去边关,好吗?算婶婶求你……”

    襄王妃满眼祈求的看向贺启暄。

    贺启暄为难的长叹了口气,“襄王婶,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今,并不是一纸调令的问题。即便我按住不发,钧堂兄若是不想留在都城,天大地大也拦不住他啊,您说呢?”

    其实,这个道理襄王妃又岂能不懂?

    可病急乱投医,如今,她的心里已是一团乱麻,哪里还能看的这么清楚明白?

    柔声劝慰了许久,襄王妃的心情依旧没有好转。

    看着她落寞离去的背影,慕嫣然的眼中,有些若有所思的费解。

    “襄王世子去找你的时候,就没说是什么事?”

    返身走回内殿,慕嫣然看着贺启暄问道。

    摇了摇头,贺启暄有些低落的说道:“小时候,我俩一处玩闹一处撒野,好的恨不得穿一条裤子。及至后来,他去了西南大营,我又去了边关。再后来,封王,就藩,我们俩也渐渐的有些疏远了。如今见了面,喝酒玩笑都还是和从前一般无二,可心里的话,已经不大和对方说了。”

    相对无言,想及襄王妃离去时泪眼婆娑的模样,两人的心里都有些微微的发酸。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唯恐迟迟归。

    人越老,就越发禁不起离别的伤痛,更莫说襄王和襄王妃膝下只贺启钧一个儿子。

    “改日,我去襄王府找阿尼尔娜说说话吧,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若是襄王世子真去了边关,这整个襄王府的人自此以后怕是都要提着一颗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