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流求-第2/3页



    最重要的是,开衙建府,垦荒开矿,把流求建成忠义军南上北下的跳板。

    “冲过去,靠近他们!”

    海盗头子硬着头皮,指挥着部下向前。

    “蓬!蓬!蓬!”

    又是一阵炮声响起,一艘抢先的船头上,几个海盗被打的浑身都是血窟窿,惨叫着,在甲板上蠕动起来。

    “郑广,要不是你没有滥杀无辜,早已经被打成筛子了。还不快快投降,难道想让这么多人给你陪葬!”

    李达的话音响起,让海盗船上的郑广脸色发白,他迟疑了半晌,手中的钢刀“当啷”一下,掉在了甲板上。

    “流求虽然只有两成半的土地适于耕种,但土壤肥沃、温暖湿润,利于耕作的地方是西部平原及东部狭窄的沿海地带,但盛产蔬菜、糖、甘蔗、茶叶、大米和热带及亚热带水果。流求盛产稻米,一年有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乃是不可多得的产量圣地……”

    督办海防,以免这个"延袤千余里"的"南洋枢要"落入大宋朝廷、外邦尤其日本之手。

    李宝站在修成不久的水泥屋之中,隔着窗户向外看去,皱眉沉思,王松的话犹自在耳边回响。

    “若能以一隅之设施为全国之范,以一岛基国之富强,功盖春秋,青史留名!”

    硫磺、石炭、甘蔗、稻米,把流求建成忠义军的粮仓,这都是他要做的事情。

    他到流求各地巡视、查勘,数月之后,报宣抚司,提出新的开府建衙方案,并且得到了批准,流求行政建定为一府、四州、十余县。

    他不知道,王松为什么力排众议,非要把流求叫作台湾。

    置台湾府,下设澎湖州、台北州、台中州、台南州,其余诸县都是相应设置。

    而他李宝,则是第一任的台湾刺史兼垦荒大臣。

    垦荒屯田主要在西部平原及东部沿海,这也是王松特意叮嘱过的。购买船舰则是从泉州引进,双方距离十分接近,购买船只也十分简单。

    除此之外,兴修水利、修路搭桥,修筑水泥炮台,整编军队,创办学堂……

    两年的时间下来,他已经由当初那个年轻气盛的水军将领,成了稳重大气的一方要员。

    局势发展的太快,忠义军先灭了西夏,后平了伪齐,淮河以北的海岸,尽归于忠义军治下。作为忠义军大军南下的桥头堡,他必须把这个根据地给夯实了。

    20来岁,封疆大吏,位极人臣,手握千军万马,纵横四海,王松对他天高地厚之恩,他也要士为知己者死,好好作为一番。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流求已经开拓荒地500多万亩,年产粮食近千万石,人口10余万,沿岸炮台10余座,水师战船近百艘,水师近万,步卒万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处海军重镇。

    如今,黄飞虎带领一部水师兄弟驻守山东涟水军。他则是重点在海上,以流求和琉球群岛为翘板,向南北扩张。

    目光所及,几艘船只到达海港,下来的人们笑容满面,海港内熙熙攘攘,热闹一片。

    自从忠义军占领流求以来,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船只,运载着将士和移民前来,多时上千人,少时也有数百。

    忠义军在沿海广发传单,台湾(流求)垦荒,垦荒者人均田地一百亩,前三年免征。官府提供房屋,种子和耕具等等。

    东南本就盗贼峰起,田少人多,忠义军的一番招募,自然吸引了无数的破产农户和无田百姓前来。至于福建官府,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反正东南人满为患,盗贼峰起,移民出走,正可以解决各方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