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修桥-第2/4页
在战斗中,大多数物资是由商人完成调运的。
朝廷根本就不需要动太仓的粮食,只要给商人高于市场价的银子他们就可以动用他们的影响力去解决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陈生守着京师,跟鞑子打了那么旷日持久的一场战争,大明的政府财政却没有破产的原因。
因为源源不断的粮食运送到前线,却没有太多的消耗,战争成本降低了很多。
虽然这件事情陈生没有得到任何的嘉奖,但是陈生的手段却被大家学了去。
现在很多本来朝廷去做的事情却承包了出去,很多商人为了逐利或者打响名气,或者跟朝廷搞好关系,根本就不在乎银两。
所以户部拨下来修桥的钱,户部侍郎只拿出一多半就把事情完成率,自己还能吃不少回扣。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工程的承包者就是朱厚照。
因为承包商的名字写着朱寿两个字。这个名字大明除了陈生没有人认识了吧。
这是一个不算很大的工程,别的商会保价都很高,起初朝廷都做好了自己去做这个工程的准备了。
朱厚照为了完成他伟大的目标,就主动吩咐与寿生商行合作的小商会站出来帮他这个忙。当
忽然出现了一个报价很低,而起给高回扣的商会,户部和工部自然毫不犹豫的将事情交了出去。
而且后来御史去检查的时候,现工程做的很好。
朝廷上下都很满意,工期进展的非常顺利,户部和工部都有人受到了嘉奖,甚至朱厚照这个朱寿的假名,也得到了朝廷的赏赐。
因为此事,本来朝廷派来的几十名监工,瞬间变成了三个人。
每日里都是被好茶好酒招待着,每天到了傍晚,朱厚照这边休工,而监工也会被送到青楼里消耗多余的体力。
这些官员哪里有什么廉耻,收了银子就只剩下替别人说好话。
不过朱厚照却没有任何马甲,将被压坏的路面全部挖掉,将新烧出来的红砖扑在地面上,然后地面铺上水泥,再用碾子将地面压的平平整整。
朝廷官员见朱厚照修桥的要求比自己的要求高多了。也就懒得去监督,整天留在谷大用盖盖的小酒楼里喝酒寻欢。一觉一觉的混天黑。
到了最后这官员甚至跟谷大用等人产生了感情,因为这太监说话跟一般人不一样,太监的嘴甜,哄起人来,几句话就能把人捧到天上去。
一般明智的帝王都能被太监给捧得东西南北了,这一个工部的官员,更是被说的五迷三道,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是什么。
朱厚照这边吩咐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卢沟桥正在修缮,自然是不能走人的。这也是朱厚照和陈生商议之后的结果。
陈生感觉这卢沟桥从多朝就修缮完毕,国民世世代代都在用这座桥,如果随便炸了就可惜的。
本来水面是可以走的,但是为了在水面上行船,顺天府经常要雇佣员工去凿冰,只有将冰凿开,商队才可以源源不断的用船只将京师需要的货物运过来。
这边破了冰,但是卢沟桥又不能走人。怎么办呢?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