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五章 好事难为-第2/5页



  

      可是这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这种新式的红砖得到了工部的高度赞扬。

  

      但是有朝廷马上就提出了一个要求,用这种红砖给百姓盖房子可以,但是有个条件,那就是优先要用这种红砖修复城池。

  

      别看工部的官老爷们都是正经的科举出身,但是漫长的官场生涯,让他们锻炼出一双充满发现美的眼睛。

  

      尤其是大明的官老爷,拿来主义用的很棒。

  

      你红毛人火炮做的好,我们就学习一下超越你,你倭寇的刀做的好,我研究一下,造个苗刀超越你。

  

      你陈生砖烧的好,哦,你是自己人,那就直接将“专利”没收了。

  

      匠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被召集起来,去京师生产转头去了。

  

      也就是短时间,抽不出人力来管百姓的。顺天府找了新的内阁大学士严嵩去处理这件事情。

  

      可是人家工部的官员梗着脖子就是一个字儿,横。

  

      这群搞技术的,百分百的脑子瓦特了,指着严嵩就骂,“你一个四五品的学士,也敢来我们这里得瑟?”

  

      严嵩厚着脸皮求陈生,陈生纵然有一千张嘴为百姓说话,但是也辩不过国防两个字。

  

      自己不能让皇帝住在一个破破烂烂的皇宫里吧。

  

      这大规模烧砖的事情只能滞后。

  

      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炼钢这件事情。虽然炼钢技术一直在革新,但是这么先进的技术,明显是不可能遍地开发的。

  

      工部的侍郎们一天去顺天府十几趟,把话撂下了,陈生如果敢把这种技术传递到了民间,那就是将国之重器私授,将来就是国家的罪人。

  

      一切地方需要的刚才,必须在沧州府或者京师附近生产,才能拿出来给地方使用。

  

      这些都成了制约陈生想要给这些百姓们盖楼的原因。

  

      姚文广笑吟吟的站在陈生身边,看着蹲在地上,不停挠头的陈生,笑着说道:“原来您也有失算的时候,先前公爷技高一筹,让姚某失算,姚某还一度在心里猜想,莫非公爷乃是鬼神,通天彻地,今日看来,公爷也有缺点啊,起码这给百姓们修建楼房这一件事情,您是做错了。”

  

      陈生低着头,呢喃着说道:“可是给百姓修建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房子,是功在千秋的事情。你想过没有,这红砖和钢筋修建的房屋,只要用料结实,传个几百年是没有问题的,我们的名字,我们的伟大,定然会一代代传递下去。

  

      我们的百姓也可以将用在盖房子上的财产节约下来,更好的去生活。这真的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

  

      姚文广不似陈生这般看的长远,反而对陈生问道:“您的看法自然是好的,当然也没有人敢说身,不过在下敢问公爷一句话,眼下兵灾刚刚结束,天灾依然持续之中,您可抓住了重点?”

  

      陈生反问道:“重点不就是民生吗?”

  

      陈生话落之后,却见姚文广竟然摇了摇头。

  

      陈生不解,说道:“莫非在下错了,还请先生教我。”

  

      姚文广道:“在下经常感觉公爷的才学经天纬地,比如说新式烧砖法,新式的炼钢法,比如在战场上的种种算计,可是公爷有的时候在治国上,又是如此的懵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