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七章 太子的觉悟



 推荐阅读:             ?    兴许是朱祐樘的努力感动了上苍。

  

      自从他率领文武百官祈福之后,便连续下了两次大雨。

  

      虽然朱祐樘自己感染了风寒,但是却缓解了旱情。当然最主要是的是天气凉爽了许多,蠢蠢欲动的鞑子队伍,也因为天气原因,暂时不得不放缓了攻势。

  

      清爽的天气给京师带来了些许活力,让整日忙碌的人群也有机会放松一些紧张的身心。

  

      当然,对于顺天府来说,良好的天气只是方便他们继续努力工作罢了。

  

      因为京师最近的灾民越来越多了,甚至说已经到达了极限。

  

      为了防止灾民混入京师,各地的灾民都是要凭借身份凭证才能进入京师。但是就是这样,灾民依然从各个地方源源不断的进入京师。

  

      这很明显是有心人从中作祟,顺天府的严嵩建议,不允许灾民进城。

  

      理由也很高大上,是从军事目的考虑,防止鞑子的探子混入京师。

  

      但是严嵩还是小看了朱祐樘对黎民百姓的爱护,他的建议最终换来的,还是朱祐樘无情的训斥。

  

      在朱祐樘的严格要求下,京师必须无条件放粮,哪怕是动用京师储备的军粮,也不能让百姓饿着肚子。

  

      最为过分的是,因为大量灾民进入京师。朝廷还不得不派出大量的官兵来位置秩序。

  

      君主是仁德的君主,臣民却未必是忠心的臣民。

  

      就算是有官兵维持朱旭,灾民中总是有些泼皮组成团伙,抢劫粮食。

  

      官府和富户刚刚施舍完粥饭,就会出乱子。

  管也不好管,因为就算是朝廷也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去管。

  

      最终的结果是就算是朝廷努力的施舍粮食,依然有些百姓饿死。

  

      因为打架而死的人,也不在少数。

  

      不过有一点是值得赞扬的,那就是在严嵩的主持下,很多孩童和老人被送到了养济院,那里有重兵把守,而且待遇不错,终究是没有人敢在哪里捣乱。

  

      所以尽管是灾荒,老人和孩子屈死的却并不多。

  

      尽管每日里都有百姓死掉,但是大家心里却跟明镜一样,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见多识广。

  

      老人们总是习惯吃完饭后,蹲在树荫下,跟着那些被抢走了一半饭菜的后生说道几句:“傻孩子,吃点亏级吃点亏吧。

  

      灾年能活下命来,这就是盛世啊。虽然肚子还有点饿,但是不用吃树皮,也不用吃观音土吧。

  

      你们都老实点,回头去顺天府打听打听,能不能找点活干。

  

      这些日子天天跟鞑子打仗,指望着你们上前线杀贼子,你们不一定有这个胆子,但是搬个石头,送点武器还是可以的吧。

  

      一是为国尽忠,二也可以多换点银钱和粮食。”

  

      听了老人的话,总是有几个后生跳出来,一脸不满的说道:“这朝廷让咱们连饭都吃不饱,有什么要尽忠的。”

  

      老人家听闻多半会脱了鞋子,用脏兮兮的鞋底子往脸上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