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创造历史



<="">

  

      大明本来就是一个包容万物的时代。

  

      陈生的寿生商行刊印西方的书刊,教授外国的文化,科技,语言,在大明的统治中心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

  

      虽然有不少人已经意识到陈生他们的商行所代表的新生力量,但是毕竟不是主流思想。

  

      也不会得到主流文化人的认可。

  

      倒是江南一带,跟外面世界贸易最为宽泛的区域,对于陈生翻译过来的书籍,非常受用。

  

      因为江南的商人经常要和西方人打交道,最需要的便是对外界的了解。

  

      陈生的商行发行的书籍,恰好弥补了这个空缺。

  

      西方的文化,西方的科技,西方的习俗,西方的礼仪,西方的经典文学,在寿生商行统统可以买到。

  

      所以让京师的百姓,大开眼界的事情发生了。

  

      那书坊的书,很多种类日复一日的卖不出去,书坊的掌柜也不着急。

  

      好书的人总是忍不住教训那掌柜两句,说他们浪费了书,浪费了纸张。

  

      结果让他们想不到的事情就是,没过多久,便来一堆南方的商人。

  

      恍如发现至宝的看着眼前的摆放整齐的书籍,然后用大车全部买走。

  

      然后将一箱箱的银子送到了寿生商行的库房,印书坊的订单直接排到了明年。

  

      寿生商行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崛起,和东南沿海的商人们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逐渐寿生商行的名声越来越广,江南人也接受了很多新鲜的思想。

  

      吃到了可口的鸡蛋,人们就会想知道下蛋的鸡长什么模样。

  

      索性兴王入京,一群人便跟着兴王浩浩荡荡来到京师,想要见识一下京师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将他们最需要的东西,带到了大明。

  

      当然,他们还得到了南直隶的许可,美其名曰国子监之间的学问交流。

  

      明朝是一个比较奇葩的时代,因为他有两个国都,相应的也就有两个国子监。

  

      这一次,南直隶的国子监是抱着饥渴的态度,来北直隶的国子监学习知识的。

  

      受尽了金钱诱惑的江南书生们,才不会那么有节操,只要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他们挣更多的银子,哪怕是丢点人其实也无所谓的。

  

      当然兴王这一趟走的并不是很开心。

  

      他其实并不是这群读书人的领头人,他是去看看自己的闺女的。

  

      跟这些读书人顺路罢了。

  

      结果这群读书人的惨烈的下场,让兴王他老人家很是同情。

  

      这群南直隶的书生们的学习之旅,并不是很顺心。

  

      因为北直隶跟他们讨论的话题,完全不是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们是来跟你们聊聊最近流行起来的西学。

  

      你们跟我们谈程朱理学是什么意思?

  

      你跟他聊聊最新兴起的西洋文化,马上就有个家伙跳出来,跟你谈一大推天理和人欲。

  

      让你听的昏昏欲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