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惊扰圣驾-第2/3页



  

      萧敬说道:“陛下不必劳心,渤海侯陈生少年老成,做事持重,是军方难得的英才。

  

      ”

  

      朱祐堂点点头道:“朕听西厂和锦衣卫提起不少陈生的事情,这孩子是个真正的人才,让他辅佐太子,将来定然能成为一代名臣。只是此子少年得志,必然多风多雨,多灾多难。”

  

      萧敬笑着说道:“若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肩负重任,又如何辅佐太子殿下。这些都是他应该面对的。”

  

      朱祐堂道:“是啊,就如此子随记中写的那样,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听朱祐堂这么一说,萧敬也笑了,仿佛做了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一般,“奴才听西厂的人说了些渤海侯随记中的内容,什么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

  

      我们新一代的大明俊秀也是这样的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陛下,您看看这孩子的决心,这孩子的见地,真的不一般啊。”

  

      朱佑樘的笑声在宫廷里回荡,仿佛偷窥的**得到了彻底的满足,指着萧敬说道:“老奴才,这种事情咱俩私下说说就是了,可别传出去,让底下人也收敛一点,让外人知道了,还以为咱们这是用人多疑,岂不知朕这是爱护陈生。”

  

      萧敬躬身施礼道:“老奴明白,老奴明白,不过陛下老奴这里有一份前些日子渤海侯在家中所作的,《论新粮种的种植与推广刍议》,您要不要看看。”

  

      朱佑樘闻言,佯怒道:“你这老东西,有这么好的东西还不呈上来,将来陈生这个小猴子若是跟朕提起此事,朕若是一无所知,岂不是有失体统,快快呈上来。”

  

      对于诗作、小说等一些新奇的东西,虽然能够在民间引起反响,但是对于萧敬还是弘治皇帝朱佑樘来说,尽管感兴趣,但是也只是旁门左道罢了。

  

      多半是觉得陈生和朱厚照尚且年幼,有些业余的爱好无可厚非,他们自然也不会鼓励,但是陈生小小年纪,就准备了一份治理地方,推广粮食种植的刍议,那就不简单了。

  

      对于粮食的推广,大明也有类似的东西,然而大多数的与陈生不一样,多数是以行政命令为主。

  

      强迫百姓去做某件事情,然后便是收税强行收取某物,通过行政命令倒逼百姓去做某事,总之不太关心百姓的想法。

  

      起初弘治皇帝在开这个册子,只是为了消磨时间,但是看了几眼之后,表情便变得格外的认真起来,随后神情有变得凝重。

  

      萧敬知道事情的重要性,摆摆手吩咐周围的小太监退下。

  

      弘治皇帝手里拿着小册子,沉默许久,又拿出往年的政令,一一对比,随后内心不停的翻滚。

  

      “我大明地大物博,气候繁杂,地质肥力不一,水纹不一,一种新的粮食品种的试种,要尽可能的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广泛种植。另外在推广之初,要建设一定数量的试验田,试验田要毗邻大道,供百姓参观。”

  

      “民生多艰,新政要以民为本。新品种的推广,初期以赠送粮种为主,供百姓实验种植,百姓见识到新品种的优点,自然会向朝廷购买种子。”

  

      “集中力量才能做大事。推广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要选择最适合新粮食品种的选择、最需要新粮食品种的区域,次第推广,以达到效果最大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