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得胜?(二合一)-第2/4页



 想到这里,赵布泰心里一团乱码,根本分不清头绪,恨不得立马冲出大营,将这小股明军给宰了。

 但是军令在前,他也只能忍着,将牙口咬碎了也得忍着。

 明军领头的正是马宝,率领两三百人的骑兵叫阵,骂的那叫一个爽快。

 见清军如此龟缩,想来是如皇上所言,被那天上的热气球吓破了胆,于是更加肆无忌惮,公然卸甲,离着清军大营只有五六百米的距离,在清军门前辱骂。

 这个距离对方的箭矢够不着,唯一担忧的是火炮,但是哪玩意调整角度困难,马宝边走边骂,也不怕被火炮锁定。

 骂了几个时辰,大伙都骂累了,清军大营任是一副缩头乌龟的样子,马宝便收工回营。

 一连三天,明军不间断的叫骂,都不见清军出击。

 而这几天,清军大营的动向被热气球上的明军看的一清二楚,也摸清楚了其虚实。

 从清军每日埋炤的规模,可以弄清楚清军大营到底多少人。

 而且根据粮仓每日进出的记录,可以判断清军正在节衣缩食。

 现在清军大营中,壮丁每日只食一餐。

 并且清军自己的口粮也在减小,从这些迹象判断,清军的粮草正在枯竭。

 而根据李定国的估算,清军粮草支撑不足五日。

 现在冯双礼白文选还有云南一众土司正在骚扰清军的粮道,清军为了保证粮道的顺畅,必须安排更多的人护送。

 而护送的人也需要吃饭,不时还要被明军抢劫,这一来一去,导致清军最近的补给越来越少,日期也越来越长了。

 若是五日内还没有得到补充,清军定会崩溃。

 但是为了稳妥起见,验证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李定国还是决定等待清军这次补给过后再行动。

 这段日子,明军除了加紧锻炼新兵外,依旧每日叫骂,试图吸引清军的注意力。

 随着清军每日的口粮越来越少,士气肉眼可见的在萎缩,李定国心中那个猜想也越发得到印证。

 第四天,东面盘江那边的补给终于到了,但是看着规模,杯水车薪,大概只够三五日,远远不够,清军大营反应也平平淡淡。

 清军明显是在等北线,从曲靖那个方向的补给,只有哪里才能支持大规模运粮。

 终于到了第六日,曲靖方向运来了足够半个月的口粮时,清军大营欢腾不已。

 确定这一消息,李定国便把决战之日,定在了半个月之后。

 这是清军下一次补给的时间。

 但是明军这次不会让清军如愿。

 只要掐断曲靖,定然能形成关门打狗的趋势。

 现在已经是三月下旬了,清军在昆明城外足足快两个月了,也该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

 并且对于此战李定国还手握一张王牌,那就是冯双礼与白文选已经同意南下,与自己在曲靖合兵!

 并且随着明清在昆明附近僵持,昆明各个州县有时间反应,也能再挤出五千北上。

 冯双礼手中有一万战兵,白文选有五千人,并且还有近五万辅兵,加上曲靖城中的五千。

 算上李定国自己可以率领三万北上。不算辅兵,光战兵就足足有五万五!

 不仅如此,随着时间的推进,明军的胜势逐渐显现,昆明大小佛寺的号召,沐天波哪里也传来了好消息,从那些土司哪里借到了三千兵马。

 这么多筹码,就算不能一举覆灭清军,也能狠狠的咬下一块血肉,乃是扭转乾坤的一仗。

 如果能胜之,这将大明对满清的萨尔浒之战!

 兵多粮足,所以这次当李定国将作战计划拖出时,得到了大部分的支持。

 不仅如此,朱肆还决定加码!

 在得到昆明众多佛寺的资产后,明军一口气练了四万新兵,加上之前的两万老兵,总共是六万。

 李定国之前打算率领三万北上,朱肆决定在此基础上增加五千!

 反正昆明的坞堡修到现在,已经固若金汤。

 朱肆根本不担心清军声东击西,

 要知道,哪一战,明军除了杀伤了大量清军,冲击大营,还将清军大部分火炮都给收缴了。

 若不是缺乏火药,也缺乏制作火药的原材料,要省着点用,朱肆早就对着拉着这些大炮炮击清军大营了。

 战略既定,大明便开始飞快的运转。

 距离决战还有六日,明军便拉出火炮,尝试着炮轰清军大营,以此掩饰另一边滇池忙碌的情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