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法会(二合一)-第3/4页



 朱肆了却此事,也是大为开怀,这些寺庙毕竟在云南影响力巨大,能不用强最好不用强,现在这样做,日后也能给这些寺庙一个台阶下。

 那些大和尚得了赏,也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那艘水泥船上了。朱肆虽然能通过计算,得知造多大的船能够便能够载人,但为了以防意外,又为了能够让那些官员直观的感受到科技的威力。

 他特意将这船做的很大,四十米长,十米宽,足以称得上庞然大物了。

 既是站在远处仍能感受到其巨大。

 这船的造型也与这个时代不一样,没有采用这时普遍的平地船,而是做成了倒三角形,既增加了吃水,又让船体显得更加平稳。

 这个时代没有起重机,大船下水也需要一些功夫。

 上千名民夫开始发力,帮助这艘大船,通过下滑的凹槽下水,凹槽里面铺满了油脂。

 为了防止床底磨损,朱肆特意吩咐工匠在底部嵌上了一层薄铁片。

 大船通过凹槽,在人力帮助下急开始缓缓的朝湖中划去。

 和尚们的诵经声音也不由的加快了。

 这个时候,众人大气不敢出一口,生怕这玩意一入水中就如同巨石落水,没于水中。

 大船滑动的速度越来越快,闯入湖中激起了阵阵浪花,而后稳稳当当的停在了水中。

 顿时昆明城内爆发了山呼海啸的声音。

 真的可以?

 比水重的东西能浮于水面,这是什么原理,是天子施了什么法术不成?

 明法和尚见到水泥船真的成功了,不禁大喜过望,心想水泥那玩意真的这么神奇,莫不真是天泥不成?

 百姓与百官欢庆之余,对于天子不免更加畏服,继而排山倒海的万岁声此起彼伏。

 朱肆叫了几次平身都未能成功,只能等众人的情绪稳定后才说道:朕说过不仅水泥能造船,这铁器也能造船!

 朱肆话刚说完,又是一阵狂热的万岁声。

 百姓们自以为是天子施法,哪里在乎朱肆话里真正的含义。

 唯有文武百官们才知道天子为什么这样说。

 给匠人封侯嘛?

 虽然文官心中颇有抵触,但还到不了要死要活的地步。

 因为当朝的工部尚书,王应龙就是铁匠出身,跟着张献忠起事,一路升上来的,大明都到了这个地步,有些东西他们还真不怎么在乎了。

 连太后皇后都信了番教,大明的怪事也不差这一桩,只要能打过鞑子就行了。

 朱肆又等待了片刻,等大家的情绪稳定后,继续宣布:凡是能够解答其原理的,不论什么出身,不论是男是女皆封侯!

 朱肆说完,百姓没有沸腾,天工院那帮工匠开始沸腾了。

 尽管这些日子不少小道消息都传出陛下要因为此事封侯,他心中多少有些准备,但真到了这步,他们才知道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咱们工匠再也不是什么贱户,是可以直接封侯拜将的生计,是一条拥有无限可能的康庄大道。

 而现在这些工匠无比的期盼,陛下接下来将要宣布的惊天消息。

 朱肆站在高台之上,当众宣布:诸位请看前方高台,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朕今日就派遣先锋,直抵上苍,帮诸位一探究竟!

 什么?

 大臣一阵恍然,陛下所说之物这么快就做好了?

 想到水泥船能下海,这白日飞天难道也可以?

 在场诸位大臣心中忍不住有些颤抖。

 那可是飞天!

 轰隆!

 在场的百姓听说朱肆说要派遣什么先锋上天,以为皇帝要白日飞升,皆是有些惶恐和不舍,这么好的皇帝就要飞天了?

 朱肆身旁的诸位大师,此时也顾不得什么君臣礼仪,嘴唇有些打颤,问道:陛下,此言是真的?

 朱肆笑道:自然十足真的,不仅如此,为了感谢诸位这些日子的支持,我将你们寺庙以及各位主持的名字,还有你们信奉的佛祖都刻在了上面,一同上天,不信,你们自己看。

 说着朱肆把手中打磨好的望远镜递给了明法和尚。

 透过望远镜,他们赫然看见了前方高台上的竹篮,竹篮上真的写上了寺庙以及他们的名字。

 而后竹篮旁边有个中年壮汉,两腿有些打颤,强自镇定的站在那里。

 这个人,他化成灰也认识,不就是当日收拾他们这些和尚的马宝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