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谁人之军?-第2/3页
并且红衣大炮的弹药也破为难运,多尼如此做法也是情理之中。
作为狗腿子,理解主人是第一要务,吴三桂自然下意识的体谅主人的难处。
“吩咐下去,就地取材,制作石炮。”
吴三桂没有丝毫恼怒和埋怨,很快就制定了一个可行的方案。
石炮便是投石车
王建见清军突然停止动作,知道自己的行为激怒了对方,对方是要打造器械,若是让其攻入城池,定会鸡犬不留,屠城泄愤。
这一切让原本的曲靖守军有些魂不守舍,惴惴不安,但是跟随王建而来的大小军官出奇的平静。
这些人都是随着天子同住同食。
得知君王无恙,重新掌权后,这一战意义就又有了不同。
正是要一死以报君王之恩。
这支天子苦心造诣经营的军队,在这种绝境之下会迸发出怎样夺目的光彩呢?
王建不知,但隐隐有所期待,继而有些热血沸腾。
作为倾国一战,清军大营中投石车的关键零部件是有的,所缺的只是一些辅料,所以这投石车的制作也仅仅只需要半天时间就制作好了。
投石车异常的笨重,云南地势又不平,要将投石车推到指定位置攻城,需要破坏原有的阵型。
好在这几十年的作战,明军早已经在野战中吓破了胆。只敢依靠城墙防御,这城下自然就任意施展了。
王建敏锐的发觉了这一特点,或者他就是在等待这一刻。
在清军的阵型开始松动的时候,他果断下令开城出击。
王建从昆明带来了一千五,加上原本三千守军,满打满算还不足五千,面对拥有强大火器的清军,枯守乃是死路一条。
趁敌不备,突然袭击才可能掌握主动,才可能将这支部队拖住更长时间。
明军少马,这支骑兵的马匹还是李定国慷慨给予,只有八百可战,于是留下七百督战。
自已亲率。
八百袭十万!
八百虎贲纵马急行,狂奔而来,着实将前面的清军下了一跳。
吴三桂听到前来奏报,不以为意,对着左右心腹笑道:“这些流寇不知军略,不通文墨,抱着一部《三国演义》做兵书,画虎不成反类犬!”
左右听后,哄堂大笑。
因为吴三桂说的是实情,明末各地义军频频爆发,起义多是吃不起饭的苦哈哈,哪里学过什么兵书,打仗还真就依靠广为流传的三国演义。
其中最为经典便是初代闯王高迎祥,依照魏延的走子午谷奇袭长安后,被孙传庭以逸待劳,以少击多,当场战死。
有此先列在前,这王建率领八百突袭,比照张辽袭孙权,怎么看都是小丑行为。
怎么不让吴三桂嗤之以鼻,于是随意吩咐道:“你们何人出站,教训一下这些小毛贼。”
大将夏国相、胡国柱等不懈参加。
只有韩大任这种偏将才重视这种功劳,于是抱拳跪地:“大王给俺五百精骑,定叫这些毛贼见识见识什么骑兵!”
吴三桂皱眉,他虽然表明不以为意,其实内心十分重视。
“不得孟浪,给你一千精骑,驱散这群毛贼即可!”
韩大任听后心中有些不服,这就群毛贼,以众敌寡,还只是驱散,这大王也太瞧不起人了,他心中这样想,嘴上却不敢顶嘴,只得心中暗暗使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