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第2/3页



芸姐和王小峰把工厂交给儿子、媳妇经营管理,也闲了下来。他们依然忘不了我这个他们当初恋爱、结合的牵线人,和一路陪伴、帮助他们走过来的大恩人,经常开车到县城来找我玩,有时一人来,有时两人一起来,喝茶聊天,购物办事,一来就是一两天。以前芸姐到我这里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不是找我帮忙办事,就是倾诉满腹的愁苦和郁闷。那时,虎子年幼,芸姐家里、厂子里事多,时间紧迫,常是来去匆匆,不及多顾。如今她家里、厂子里的情况完全变了,家里条件优越,夫妇和美,厂里事业兴旺发达,接续有人,又有现成的私家汽车,芸姐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来去从容。

我问芸姐:“如今,你和小峰把厂子全权交给虎子夫妻打理,都从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了,没有多少工作可做,平日里,都怎么打发时间?”芸姐说:“退下来也闲不住,我有我的事做,他有他的事做,各人忙各人的,互不干涉,又互相支援。”我觉得惊奇,问:“你们各自都忙些什么?还要互不干涉、互相支援?”芸姐高兴了,便滔滔不绝地说开了。

芸姐介绍说,她以风云电器厂的名义成立了一个文艺宣传队,除从厂里职工中选拔了一批文艺骨干,又把当年大队文艺宣传队的老姐妹、老兄弟召集起来,演唱革命歌曲和地方戏剧,她自己既当演员,又当指挥和导演,每逢节假日,不但在厂子里演给工人看,还到附近村子里、集市上演给当地群众看,可受欢迎了。

我说,唱歌唱戏是你的老本行,当年就大受欢迎;虽然撂了这么多年,但毕竟有自幼练就的童子功的功底,稍加练习,一定不会错,受到群众欢迎,是可想而知的事。芸姐说,毕竟撂开这么多年了,社会发展变化又如此迅速、激烈,我以前懂的、会的、熟悉的那些东西,现在都不太适应了,虽然参加了一些歌舞培训班,还是跟不上时代发展。所以她想请我帮忙,在县城聘请两位教习,一位教歌曲,一位教戏剧。我说,这事好办。现在是繁华盛世,歌舞升平,这方面的人才多得很。这事包在我身上。不过,现在是市场经济,人家不能白尽义务,你要付工资。芸姐说,这是当然。我有风云洗衣机厂做后盾,不差这点钱。你尽管挑选优秀人才推荐给我,工资待遇好说,保证叫他们满意。

芸姐又介绍王小峰,说他依然在做公益事业。王小峰说,他年轻的时候,一心想发家致富,出人头地,由于思想不正确,误入歧途,受到法律制裁。接受教训后,他认清方向、道路,回乡办厂,在家乡政府、人民和家人、朋友帮助下,终于创业成功,实现了最初的理想。现在,他要尽最大努力,回报家人和家乡人民。他要叫家人和家乡人民知道,他并不是坏人,只是一个急于求成、误入歧途的人。即使在最艰难困苦的时候,他想的依然是家人和家乡人民,想的依然是奋斗不息,等自己将来有钱、有能力了,一定要回报家人和家乡人民。所以,他现在创业成功了,要积极为家乡人民兴办公益事业。我说,我知道小峰自幼就是一个爱学习、有理想的人,只是当时家庭、家乡都还太贫穷,未能如期实现。但是,他并不灰心,积极进取,千方百计,殊途同归,终于理想成真。现在,又在为家乡人民做公益事业。事实证明,他是一个有理想、有志气、有爱心的好人。

芸姐听了我的话,回想起王小峰的种种悲惨经历,以及自己因为王小峰的错误所遭遇经过的种种事情,触动内心感情,眼圈不免有些红润。我连忙安慰她说:“真金不怕火炼,事实已经证明一切。你应该为他感到高兴和骄傲。”芸姐默默点头。

我问芸姐:“小峰还在搞柳林村柳树品种改造和柳树枝条编织的事吗?”芸姐说:“那些事情已经完成了,继续发展,就交给村委会了。他现在又在村里办图书馆和阅览室。盖了一座两层小楼,上面一层做图书馆,买了两千多册图书;下一层做阅览室,订了二十多份报纸和杂志,打制了桌案和座椅,供村民或借书回家阅读或坐在阅览室阅览。”我说:“图书馆和阅览室怎么管理的?小峰每天都要去吗?”芸姐说:“图书馆和阅览室建成后就移交给村委会了,由他们安排专人管理。小峰只是偶尔去看看。我也去看过几次,管理得很不错,井井有条。村民来借书的,看报纸杂志的,络绎不绝。大家可高兴了,都说,我们家又为全村人民办了件大好事。”我说:“现在在柳树林村,你和小峰的威信,可比我父亲和我兄妹高多了!”芸姐说:“也不能这么说。大叔和你兄妹的威信依然很高,村里人来县城办事,还是要来找你们。”我说:“这是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了。做公益事业,我们可没有那个能力。”芸姐说:“事情不在大小,能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就是好事,就值得称赞。”我点点头,表示同意她的说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