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时【引子】



    龙裕四十六年冬,寒风凛凛,接连落了几天的大雪,京城内外银装素裹,天地一色。

    虞兮在祖母暮冬院里念诗,许是因为太冷,两只小手不停的向棉服里缩。还时不时咳两声,示意自己已经读很久,差不多该休息了。

    祖母似是也看出了这丫头的心思,对一旁的听诗比她还入迷的常嬷嬷欣慰的笑了笑,便唤虞兮到火炉旁烤烤手,暖和一下。

    “看得出二丫头最近是对功课上心了。”小姑娘佯装委屈,撅着小嘴反驳道“孙儿明明对功课一直都很上心。”

    老太太看着面前的小人,乐呵呵对常嬷嬷笑道“哟,你看这孩子。”常嬷嬷也笑了“二姑娘天生聪颖老夫人您还是少操这个心吧。”

    欣慰的笑了笑,她这孙女自幼是生在军营,长在军营。龙裕四十四年才随虞将军从蜀地调回京城。起初还担忧这小姑娘品性粗鲁,礼数欠缺。这一年多相处下来,好在是她多虑了。

    话说她这孙女的教养倒是一点不输京城闺秀,就连早年寄养在她膝下的四丫头对比虞兮都要逊色许多。看来大夫人这些年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听说季王妃近来时常邀你?”

    小姑娘略有思索点点头,自从她在蹴鞠宴上赢了球,季王妃便有事没事就派人宣她过去,“你虽是初来京城,但有些事情不能没有分寸,下次再同那些世家贵族同游可不能再这般出风头了。”

    “可是女夫子曾说要尊重比赛,更要尊重对手,不是吗?”虞兮疑问看向老夫人,老夫人眉眼带笑。

    “那二丫头的女夫子可曾教过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又可曾教过你与光同尘,与时舒卷?”老夫人一字一句说的波澜不惊,屋内顿时也没了声音。

    “在生存之道面前,做什么都为过,做什么也都不为过。”火炉上的木炭噼啪作响,眼前的小姑娘垂头没了下文。

    独留院外的雪愈下愈大,吹拂淹没着院中来时的鞋印。

    榻上的老夫人抬手摸了摸小姑娘的头,似乎意识到自己这些话说过早了,常嬷嬷显然也没老夫人会说这些思索着如何换个话题。老夫人将小姑娘向怀中揽了揽。“二丫头不懂没关系,只是以后出风头的事情可要想清楚了”

    转念又道“虽然你阿母与季王妃是故交,但是时过境迁.......。”有些东西总归会变味的,后一句碍于虞兮在这还是没说出口,只是拉过虞兮的手轻轻拍了拍。

    这说到底还是他们虞府还是欠虞大夫人太多了。

    “故交?”小姑娘可没这么多心思,只觉得整个人像是听到什么不得了的事情。

    塌上老夫人没忍住嗤笑一声,继而道“你阿母同季王妃还未及笄时,二人曾是闺中密友。”原本李太尉有意将大夫人嫁与齐王,但中间出了些事故阴差阳错这才嫁到了他们虞府。

    旧事浮上心头,老夫人面露感慨的叹了口气。“你阿娘刚及笄那会儿,隔三差五就朝虞府跑,当可真是没一点姑娘家的样子。”

    “当真?”

    看着面前小人一脸不可置信的样子,笑呵道“祖母骗你不成。”

    “刚嫁过来那会儿,老婆子我心里也有些担忧,可谁知后来你阿母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先前那泼皮的模样当真是无迹可寻。”

    “装的?”突如其来的一句让榻上老夫人笑的合不拢嘴,常嬷嬷你一会儿去暮春院把这话说给大夫人听。“不是,孙女不是那个意思……”

    看着小姑娘百口莫辩的样子,不禁又想起大夫人还未入府的模样,她第一次见大夫人时,如何也联想不到这般锦衣玉食的千金,日后会日日同她在一个府邸中。如今大夫人刚生下五公子,暮春院那边也不知怎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