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南北大局-第2/4页



        朱文奎、韩夏雨照常修习课业,按照平日的规律去观察建筑,了解匠人的智慧,制造的艺术。

        这一日,杨溥正在教导朱文奎,姚广孝拿着一份文书与建文报,满脸悲痛地说:“接朝廷文书,郁阁于福建巡抚任上,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不幸……”

        杨溥错愕不已,难以接受。

        朱文奎更是潸然泪下,不敢相信这一切。

        那一场梦,似是郁新灵魂的嘱托与期望,他把灵魂最后的力量,给了自己。

        姚广孝展开建文报,沉痛地念道:“郁新,字敦本,凤阳府临淮人,洪武二十一年进士……长于综理,密而不繁。其所规画,后不能易……朕感怀其忠诚为国,呕心沥血之操劳,特追封其为太子太师,谥号文贞!准京师、北平与各地立祠堂,念切怀新……”

        杨溥心头一震。

        谥号文贞!

        这个嘉奖实在是太大了一些,要知道大明文官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文正,其次就是文贞。哪位大臣死后能得到这两个谥号,基本是也死而无憾了。

        看得出来,朱允炆对于郁新还是很有感情的,虽然郁新有时候会固执,会偏向于维持文官集团,希望用文官的力量与朱允炆拉扯,实现“相权”对皇权的约束,以确保朝政稳定。但在大是大非问题上,郁新始终都坚定支持了朱允炆。

        长达七年的内阁大臣,也是陪伴朱允炆的七年,是帮助朱允炆治理国家、推行新政、促使变革的七年。

        只可惜,郁新走得太突然了,走得太早了。

        朱文奎想起郁新的音容笑貌,想起曾经仅有几次教导,想起那一场嘱托的梦,不由地伏案哭泣,似是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人。

        一个十岁的孩子,纵是心智再成熟,纵是接受了最好的教育,可他的心终究是柔软的,不是铁石心肠,他承受得住压力,但承受不住失去。

        韩夏雨看了看姚广孝与杨溥,示意两人离开一会。

        在朱文奎脆弱的时候,不需要很多人围观,只需要自己一个人,好好的陪在他身边。

        韩夏雨轻轻地靠近朱文奎,说道:“郁先生托梦给你,希望你在父皇之后,也能不忘民之艰辛,克制自己,你要一直记着,永远记着,莫要忘记了他的重托,这是男人对男人的交代,多年以后,你也要给他一个交代。”

        朱文奎泪眼朦胧地看着韩夏雨,她比自己大几岁,有时候调皮,欺负自己,可有时候,她也有着超乎自己的成熟。

        “我会记得,一直记得。”

        朱文奎答应。

        韩夏雨伸出手指:“要记得,像记住我一样记住郁先生的教导。”

        朱文奎被逗得几乎笑出来,转而又被悲伤淹没:“我答应你,像记住你一样,记住这一切。”

        手指勾起,约定许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