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由照身帖推测-第3/4页
刘长阁、汤不平认真听了起来。
照身帖是入城的重要信物,许多城门、关卡处都会检验照身帖。若是人是所在省的照身帖,城门查验会轻松许多,挥挥手就放过去了,可若是外地照身帖,则需要仔细查看、盘问与记录在册。
这些方法,原本是应对商人的,一直保留了下来。
霍邻拿起一份照身帖,严肃地说:“你们且看,福建与广西的这两份照身帖,使用很是频繁,已有一定磨损,说明他在这两个省份活跃过。而磨损最严重的还是南直隶,很显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一直都在京师或京师附近。”
刘长阁心头有些压抑。
毛瑞长期活跃在南直隶,可安全局并没有发现过他的存在。要知这里是安全局力量最集中的地方。能将一个人的隐藏在太阳底下,这不仅需要胆量,还需要其他人帮忙与配合,制造一个全新的身份。
不用说,京师之中一定还有他们的人。
霍邻拿起广西的一份照身帖,疑惑地说:“这份照身帖有些奇怪,办理的时间是建文六年一月,可以说是最早的一张照身帖,但毛瑞却很少应用这一份照身帖。”
汤不平意识到了什么:“你是说,在建文六年一月时,毛瑞人在江西,或者说,江西是他的藏身之地?”
霍邻将江西的照身帖递给汤不平,认真地点头:“若我没有猜错,毛瑞的这一份照身帖已经暴露了他的所在,只不过因为他改名为毛复,自以为安全,就留下了这份照身帖。我建议安全局沿着这一份照身帖所在的地方去查一查。”
“江西哪里?”
刘长阁询问。
汤不平仔细看了看地点,不由地脸色有些难看,沉声说:“吉安!”
刘长阁眉头紧锁!
吉安,毛瑞选择在这里,到底是为什么?是因为有人给他提供庇护,还是因为其他?
朝廷中不少人是吉安人,比如解缙,比如杨士奇,而这两人,又是现下内阁大臣,朱允炆的近臣。
“此事应该与内阁那边没有关系,他们还不至于参与到这种肮脏的事中来。”
霍邻肯定地说。
解缙清楚朱允炆的能耐与智慧,又是红人,什么古今不古今,这个家伙能给解缙带去的只是杀头的危险,以解缙谨慎的性子与当下的地位来说,绝不可能跳到坑里去。
杨士奇更不可能了,此人忠厚仁孝,更是朱允炆一手提拔与培养出来的,士为知己者死,杨士奇是知恩之人,他入内阁,从不张扬,办事认真低调,这是满朝皆知之事,何况杨士奇在江西都没什么产业,别看杨士奇四十多了,一大把年纪了,他老婆也不过是刚怀孕,至今还没后人。
不过吉安的位置确实很重要,这里是文教盛行之地,若是古今在那里安排一些人,很容易通过科举混入朝廷,这对于朱允炆乃至整个大明都是极为危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