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纪纲的手段-第3/4页



        薛禄盘算了下,点头赞同:“就你所说的情报而言,想要打下安南东都升龙城,就必须先打下重城多邦,如此相互呼应的两座大城,没有十万之兵,根本就不好下手啊。”

        袁岳丢下手中的棋子,起身道:“是啊,在广西时,张指挥同知也是如此认为,还断言若灭安南,出兵不能低于二十万大军。可朝廷以民为重,当真会发如此大的战事吗?”

        薛禄自北平南下,看过移民队伍,看过疏浚会通河的百姓,也看到了混凝土道路,看过金川门外的大型粮仓,看过聚宝门外尚在营造的报恩寺,深切地感觉得到,建文年与洪武年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没有那么压抑。

        这种宽松与舒坦,来自于朱允炆的珍惜民力,哪怕是移民,也做出了周密安排,哪怕是疏浚运河,也会不干预民工,任其自主决定进度,以绩效来定工钱……

        虽然自建文登基以来,大明也发生了四起战事,不过都太小,像广西都司与安南胡杜大军作战,青州齐王作乱,白莲青州作乱,大宁外的奇袭,不是地方性的,就是小规模的,虽然也有几万人参与,比如齐王带了四万人,但也就换来了一堆泡沫。

        建文两年多,大明没有发动过一次由朝廷主力,京军为核心的战争。而这,就是朱允炆珍惜民力的明证,加上其素有仁慈之名,教场与百姓同淋雨的壮举,更是收了许多人心,很多人都相信,建文不是洪武皇帝,不会轻易大动刀兵。

        战争,离人们很远,和平,将会持续下去。

        这是京师百姓的普遍看法。

        可谁说,珍惜民力,不轻易发动战争,就没有战争了?

        薛禄背负双手,看着长空:“建文皇帝是仁慈的,同时也是睿智,有远见的,一个有远见的帝王,是不会允许安南乱边的。袁兄,若我能去广西,我愿与你并肩作战!”

        袁岳大喜,潘成、黄贵也是惊喜不已,一直打瞌睡的耿韦也站了起来,道:“若是可以,我也愿意加入。”

        “哈哈,当携手报国!”

        袁岳喊道,一脸笑意。

        “报国,就你们?”丛佩儿走了过来,一脸不屑,道:“真正报国的英雄是那纪纲,人家可是血书请命,你们几个,也就只是纸上谈兵。”

        薛禄、袁岳、耿韦几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怎么哪里都有这个刁蛮无理的女子?

        “咳,丛小妹,是我奉命前来,我没说话,你就插嘴,有些不合适吧?”

        林昭雪走了过来,表示抗议。

        丛佩儿白了一眼林昭雪,叉着腰道:“咋,奉谁的命?顾三审本姑娘欺负也不是一次两次了,你一个小小的千百户,凭什么给你面子,再说了,你再敢喊我小妹,我就揍你。”

        林昭雪有些无语,你哥哥汤不平和小寒都已经那啥了,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不喊你妹,喊啥?

        “百户,什么情况?”

        薛禄等人有些惊讶,看着林昭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