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约定门生,一笔交易-第2/3页



        刘浩见此,便止住好奇,出门去安排。

        三个魁梧大汉进入房间,看向常百业的目光中有些感激。

        侯浅浅看了看常百业,便起身走向门外,见周围没有耳目,便站在走廊的尽头,看着京师的繁华。

        常百业看着三人,严肃地说道:“周伟、孟璟、王元你们可要想清楚了,这是你们退出的最后机会。”

        周伟、孟璟、王元三人坚定地摇了摇头。

        孟璟上前,凝重地行礼道:“我等虽有些本事,但若无常家资助,一家老少定无法安顿得当,我等也不可能在乡试中脱颖而出,更不可能拥有真正的战马,来到这遥远的京师。”

        周伟跟着行礼,道:“常家于我恩如父母,此番无论前程如何,都将永记大恩,他日必当重报。”

        王元干脆就跪了下来,感激涕零:“公子大恩,永不敢忘。我等粗人,不善言谈,只在这里盟誓,他日常公子但有所求,我死也会相助。”

        常百业上前,搀起王元,让孟璟、周伟免了俗礼,道:“无需如此,只希望他日荣华加身,手握大权时,莫要忘了朋友。”

        “岂敢。”

        三人连忙回道。

        常百业拿出了三叠厚重且崭新的宝钞,道:“一个人拿五百贯,好好享受下京师,争取在武会试中夺得头筹。无论结果如何,都无需多想。但凡他日有所需,直接到京师的晋商商会找寻最高管事即可。为避人猜疑,日后只能我联系你们,你们不能联系我。明白吗?”

        “明白!”

        三人肃然答应。

        常百业嘱托一番,安排三人住下,然后与侯浅浅离开了客栈。

        在马车上,侯浅浅看着沉思的常百业,询问道:“你真的打算将他们收为约定门生?”

        常百业走出了思绪,拉着侯浅浅的手,笑道:“约定门生什么的,是文人那一套。现在的文人都那么有骨气,不是我们商人可以轻易收买的。只有这些穷酸吴举人,才适合现在下手。”

        很多人潜意识里有这么一个认识,那就是穷文富武,即所谓的穷人家的孩子去读书,富人家的孩子去练武。

        至于理由嘛,听起来也很充分。

        穷苦人家,没钱买蜡烛,还可以凿壁偷光,看书打瞌睡,还能悬梁刺股,没书可以去抄,请不起老师,还能去旁听。

        总而言之,穷苦人改变命运的方式,那就是读书,考取功名,所谓的寒门出贵子。

        至于练武,肯定是富家人才能办的事,比如要请师傅,要买装备,要马匹,偶尔还得吃点肉,补充补充营养,壮壮筋骨,没很多钱,怎么可能练成武艺?

        很多人将“穷文富武”当做了真理,但他们似乎忽视了另一个成语,那就是“文贵武贱”。

        话说,有钱的富人家,谁会舍得自家孩子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整天舞枪弄棒,骑马跑步的?有那个钱,给孩子买个县官当当不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