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预判了你的预判-第2/4页



        而这一封密信中,明确记录了朱允炆对北平时局走向的判断,其中有一句:

        【策反之下,阴谋暴露。燕王为寻避祸,必行疯癫,以博同情,以待时机……】

        信件落款时间,是十月十六日!

        而当下的时间,是十一月二十一日!

        也就是说,早在一个多月之前,远在京师的朱允炆,便洞悉了北平的局势,预判了朱棣的一举一动!

        这是多么可怕的一种能力!

        张昺、盛庸难以相信这一切,这简直比朱棣疯了更令人震撼!

        尤其是朱允炆所用的字眼,是“必行疯癫”,而不是“或行疯癫”,这说明,朱允炆有着十足的把握。

        平安最初看到这些字眼的时候,不以为然,付之一笑:

        杀人无数的朱棣,怎么可能会疯?

        皇上所言,太过夸张,不切实际。

        可现在,平安却如张昺、盛庸一样,在震撼之中无法自拔。

        大宁府,宁王府。

        朱权正在书房看书,冬日里,并没有多少军务。

        蒙古鞑子人也是人,他们也知道冷,不会在这个时间跑来捣乱,估摸着,此时应该在蒙古包里舒坦着呢。

        再说了,现在的蒙古,还不敢大规模窥袭大明。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率领十五万大军北征,便是从大宁北上,进至庆州,并在捕鱼儿海,基本覆灭了北元政权。

        大明政治上的敌人,在十年前便消失了。

        如今的蒙古力量,已不再是某个政权的力量,而是分散且独立的力量,并没有足够的勇气与实力,大举进犯明朝边境。

        都指挥使房宽巡哨城内,突然见奏报骑兵奔驰入城,连忙命人拦下,询问之后,脸色大变,连忙拿着急报奔向宁王府。

        “王爷,急报!”

        房宽匆匆推开门,寒风卷入房中。

        朱权皱了皱眉,沉声说道:“哪里的急报?”

        “是北平府发出的急报。”

        房宽嘴唇有些干裂。

        朱权有些意外,抬头看向房宽,接过急报,说道:“北平府的急报,怎么发到我大宁府了?”

        “王爷,您看急报之上的标志。”

        房宽提醒道。

        朱权低头仔细看去,在急报之上,刻着一个刀剑交叉,成斜“十”字的图案,不由抽了一口冷气,这奇怪的标志,朱权是清楚的,这是大明安全局独特的标志,听闻是朱允炆亲自定下的,寓意是:一直在战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