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纹章来了



    五月的燕京不热不冷,二十几度,凉凉的风吹着,就像是盖着被子吹风扇一样舒服。

    李声耀再次忙了起来。

    《1937》的剧本已经过审,拿到了拍摄许可证。

    他安排副导演,摄影师去南方堪景,安排水军炒作这个消息,安排剪辑部搞一个先导预告,安排助理去查找相关的故事。

    此外还有一大批的华语影视圈的男演员照片出现在他的办公桌上。

    电影已立项,投资不是问题。

    将中影,华纳拉进来,加上风华就足够了,总预算是八千万。

    另外《宿醉23》的合作对象已经确定,就是华纳。

    李声耀拒绝了迪士尼,这让沃伦很无奈,悄悄离开了燕京。

    而托比非常高兴,临别前拉着李声耀吃了一顿,表示华纳会珍惜这一份友谊。

    然后托比还畅想未来,对《空中营救》,《宿醉23》,以及《1937》都好好夸了一顿。

    托比不久后离开了燕京。

    而李声耀则一心一意扑在《1937》的准备上。

    原版的《1917》中电影的主要角色就两个人,也就是男一号,男二号。

    其他角色戏份都不算很多。

    尤其是女性角色的戏份,仅仅有一个女角色,大概有五六分钟的戏,其他女角色都是没有名字,身影在镜头里一闪而过。

    这样的电影,比较需要关注的就是男一号,男二号的选择了。

    改编后的《1937》剧情是淞沪会战期间,我军制定了一个声东击西的战术。

    在主战场之外,还安排了一支两千人的部队,要偷袭岛国的一支部队。

    但是情报部门很快得到了消息,岛国这边早有准备,就等着两千人的部队上钩,好一举歼灭。

    为了避免损失,我军自然要将原计划取消,但是好巧不巧,电话线坏了,没办法联系安排出去的部队。

    于是高层派遣了两个通信员,让他们给七公里外的友军传达取消作战计划的命令。

    这两名通信员就是男一号,男二号,他们有一天的时间完成这个任务。

    听起来似乎并不困难,不过七公里而已。

    但实际上他们要穿过战场,要穿过炮火轰鸣的阵区,非常的危险。

    剧情设计男一号是一个利己主义者,他是一个老兵,他早就给战场磨灭了激情。

    他对待这场战争,对待所有人都非常消极。

    而男二号是一位年轻的士兵,他大方热情善良,对待外界依旧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

    男二号的人设从头到尾几乎没有变化,因为他会在故事中段牺牲。

    而男一号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心路变化,从消极的只要活下来,到男二号死后的愧疚,再到生出了使命感,要完成任务,最后看到希望,升华了人生。

    总体来说,男一号的要求比男二号高的多。

    但是因为电影是一部伪一镜到底的电影,绝大多数的镜头都是长镜头。

    这样的情况下,给演员们调整的时间就短的多。

    不管是男一号,还是男二号,都需要很强的演技支撑。

    试想一下,所有的镜头最短三分钟,最长八分钟,镜头一直跟在两个演员身上,如果是端王,或者是牙签这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