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洛阳·细雨楼·骑马丫头



    离了汝州,宋青书轻装简行,沿着古道一路北行,翻过秦岭山脉,到了华山脚下。

    据他一路探查所得情报,明教自昆仑大本营撤离后,散落在北方各地,张无忌以教主名义罗网教众,收服关中起义军、反元之势汹涌而起,连克关陕数州。

    华山,就在反元势力控制范围内。

    鲜于通为求自保,以险峻地势谨守山门,门中弟子除非必要闭门不出,堂堂正道大派不能诛元反正,亦不能剿除魔教妖人,声望大跌。

    宋青书曾只身登上华山,与鲜于通有过短暂会面。

    鲜于通言语甚恭,却对加入反元之事含糊其辞,宋青书自觉这华山在鲜于通的控制下难免成了谨小慎微的门派,焉能担当除元诛魔重任?

    心中大是失望,转身下山后,便在江湖上透露消息,华山派缩头乌龟的事迹不胫而走,惹来明教教徒一阵讥笑。

    宋青书本意先上终南活死人墓,寻那黄衫女,邀其共练玉女心经。

    可长江以北战事糜烂,明教率领的起义军与元人主力发生数次大战,张无忌在起义军中呼声极高。

    这顿时让宋青书心生警惕之感。

    张无忌如此苦心孤诣反元,不外乎借势提高实力,届时将怒火撒到峨嵋派和他的身上,形成墙倒众人推的局面,可是极为不妙。

    峨嵋派在少室山一役阴了魔教,致使其损失惨重,魔教教众焉能不怀恨在心?

    他多次设计陷害张无忌,亲手斩杀金毛狮王谢逊,一切针对魔教的计策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张无忌岂会看不出来?

    事到如今,双方已是积怨极深,难以化解,唯有一方彻底压倒另一方为结局。

    目前,北方有汝阳王率领的元朝主力大军抵挡起义军攻势,起义军战斗不足,军备缺乏,吃了几个败仗,暂时退避至陕西洛阳一带。

    宋青书骑着健马,风尘仆仆朝洛阳奔去。

    官道上四处是无家可归的饥民,许多吃了败仗的起义军丢盔弃甲,躲在流民中妄想蒙混过洛阳城的守军,去城里讨口吃的。

    宋青书眯眼看去,路上随手解决几个欺男霸女的**,丢下些许银两接济受难的饥民。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乱世一起,平民百姓无立锥之地,甚至被起义军裹挟造反,若是起义军顺利还好,若是不顺利,死于元军刀下成了孤魂野鬼,其状凄惨。

    元末起义军起初素质并不高,邪教裹挟饥民,宛如滚雪球般壮大声势,往往是数十万之众冲撞城池乡镇,杀官放粮,间有不法者劫虐无辜百姓。

    明教这等邪教聚集起来的势力,在军容整肃的正规元军剿除下,能保持住核心骨干不散就算好了。

    盖因为明末起义军都是打一处换一处,流民被元军冲散了,那就另找一处地方故技重施,很快就能罗网数万反元义士。

    这朝廷都烂的不成样子,官员尸位素餐,敛财甚厉,连皇帝也是日日笙歌,哪里管得着皇城外边的平民的死活?

    中枢朝廷的不作为,再加上地方官府的糜烂**,这便是各地反元之势弹压不下的原因,长此以往,各地相连,以点及线及面,才是元朝烈火烹油、火上着锦的时刻。

    宋青书却是不能看着明教势力愈大,与其坐视旁观,不如将其打散重组,整合成独属于自己的势力,而今明教各自为政,张无忌居中调停,正是下手之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