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封官



  第53章 封官

  见孟成志这般情状,郑少云猜想他是说到这老头子的痛处了。

  他也不与孟成志争辩,而是散漫道:“我也没说要拿谢大人与木将军相比较,将军和司农之间有什么可比性吗?”

  “并没有。”

  “而且我说的都是事实,并没有混淆视听。”

  “谢大人是否有能力胜任司农一职,众大臣可以自己去看,自己去问, 可不是人人都像孟大人一般,年纪大了,眼睛也看不太清了。”

  最后这一句可谓是将所有人都带进去了。

  其他人若还要拿谢清羽的身份说事,也得先考虑一下。

  毕竟现在讨论的是谢清羽能不能胜任司农一职。

  而不是作为女子,又是七岁稚龄的谢清羽担当这个职位是否妥当。

  一时间全场静默。

  好些官员纷纷向丞相投去敬佩的目光。

  早就知晓丞相大人一向为他儿子不顾礼教头疼,今日与这孟成志的一番交锋,确实让百官开了眼。

  也只有他郑少云敢当着皇上的面这般肆无忌惮的高谈阔论了。

  见无人说话,赵熠天开口道:

  “刚才谢爱卿等人劳作时,大家都有所共睹。不过, 既然有争议,那就不妨就再问问谢爱卿一些农耕的知识。”

  赵熠天看向户部尚书,“司农归属户部,那就由曹爱卿你来出题。”

  户部尚书见皇上钦点了他出题,连忙走到御前行礼,“臣遵旨。”

  曹仲书来到谢清羽面前,“谢千总,本官出题了?”

  谢清羽略弯腰,“曹大人请。”

  虽然此刻谢清羽有些怂,生怕自己答不出来曹大人的问题,却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见谢清羽点头, 曹大人提问道:“请问,水稻一般什么时候播种?”

  救命,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她从小到大只接触过玉米,没接触过水稻啊!

  春耕秋收, 春耕秋收。

  肯定是在春天, 可是, 是什么时节呢?

  清明时玉米已经冒头了,也不知道水稻是不是和它差不多。

  不管了,就按玉米的时间点来!

  谢清羽鼓了鼓气,有些忐忑的回答道:“水稻一般在清明前播种。”

  曹大人点头,又问:“干旱会导致收成不好,甚至没有收成,如何预防这种情况?”

  “在田地周边修建蓄水池,夏天雨水充足时,下的雨就可以蓄起来;有水源的地方修建水库,派人专门看管。”

  “时逢干旱就在田地里挖沟渠,将水引流到稻田里去。”

  曹大人连连点头。

  果然谢家之女是有独到之处的,否则皇上怎么可能会毫无根据的就让其担任司农一职。

  想来皇上也是知道谢家小女的能力,这才让其担任。

  想到这儿,曹大人就转身面向赵熠天,回禀道:“皇上,臣问完了。”

  赵熠天点头,看向在场的大臣们,“诸位爱卿也听到了曹爱卿与谢爱卿的对答, 可还有什么异议?”….

    静默半晌, 竟是没一人出来反对。

  赵熠天见状,就开口道:“如此, 谢清羽听封。”

  “今封你为正五品司农,下辖司农司所有官员,掌管天下百姓农耕之事。”

  谢清羽叩首,“臣,谢主隆恩。”

  谢清羽起身后,赵熠天又看向一旁的工部尚书。

  “吕爱卿,谢爱卿近日研制出了两种农具,就由你与谢爱卿对接,将这农具批量生产出来,分发至各县、镇。”

  “臣遵旨。”

  “谢爱卿,明日朕会派人前往将军府,之后就由你安排学习使用石磨、石碾,并让人教学最基础的几种小麦粉吃食。”

  谢清羽再次行礼,“臣遵旨。”

  赵熠天将一切事宜安排下去后,看向身后的众位大臣。

  “既然都来了,诸位也都参与播种吧,体验体验这农耕之苦,才能更好的解百姓之愁,当好父母官,为民做实事。”

  原本还在疑惑石磨石碾和小麦粉吃食是怎么回事的群臣一听,立刻齐身喝道:

  “臣等遵旨。”

  有了大臣们的参与,庄子里的田地很快就播种完成。

  全都种上了小麦。

  而谢家田庄也就只余下两处庄子的田地还没播种。

  谢清羽也不准备再种植小麦和土豆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