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巡守天下-第2/3页
这能在宣政殿上坐下的那可都是了不得的人物啊,能得皇帝赐座,那得是多高的荣誉啊,多受皇帝看重啊。
许多臣子心里就开始活动了。
皇帝开口问道:“前段时日,朕派你巡视天下,你都去了哪些地方,有何见闻,与诸位臣工说说。”
范宇起身回到:“是,臣自鲜丽接旨意前往巡视,乘船出海,一直向南,在德顺港上岸,途经广粤、湘西、赣南、扬州、荆州、豫州六郡,一路所见,皆太平盛世,可百样米养百样人,法典未到之处也有地主豪绅横行乡里,教化未到之处也有泼皮无赖混迹市井,福祉未到之处也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臣以为我天朝繁衍生息数千年,从未有任何一个朝代如今朝这般繁荣昌盛,也从未有任何一个朝代如今朝这般歌舞升平。臣以为这是中兴之势,是陛下的永乐盛世。”
众臣工一听,这马匹拍的,赶紧叫好呗,不约而同的跪下,口呼“吾皇永乐盛世,万岁万岁万万岁。”这才对了,这一句本就是在叫好的时候才说的,上朝不用说这个。
“平身。”皇帝无奈的一句。见太多了,一这样就打断思路了,没法好好说话了。
“谢陛下。”众臣工又是异口同声的一句,然后悉悉索索的站了起来。
范宇没有跪,还在椅子上坐着,当大家都跪下的时候,他感觉有点鹤立鸡群,赶忙也想跪下,还没起身呢,皇帝已经叫平身了,他干脆也就没动。
范宇看着没事了,就继续说到:“此次出行,在广粤郡遇郡守王天罡巡查乡里,斩杀为祸乡里的豪绅五人,缴获钱粮皆散之于民。”
“哦,黄尚书,此人政绩如何?”
吏部尚书黄友建出班回到:“启禀圣上,广粤郡郡守王天罡,和光十一年进士,和光十二年出仕,任广粤郡清苑县县令,政绩优异,和光十四年升任清越府知府,和光十八年升任广粤郡郡守,至今任职两年有余,今年刚四十岁。此人为官清廉,但手段颇为狠辣。广粤郡靠海,常有海贼出没对沿海渔村劫掠骚扰,前几任郡守都没有什么作为,自王天罡上任以后,沿海清静了不少。”
尚书不愧是尚书,不敢说对所有官员都了若指掌,但对郡守这一级的还是耳熟能详的。
“嗯,不错。”皇帝赞叹了一句。没有到吏考的时间,也不能多说什么,只凭这一点功绩,想进中央还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吏部尚书仅仅说了他的政绩,并没有说他的背景,这就很耐人寻味了。说明这个人在朝中无人,大概率是前几任都搞不定海贼的事情,只能把广粤郡这个烂摊子留给这个王天罡了。
“范宇,你继续说。”
“是,臣又去了湘西郡,此郡地形多变,平原、盆地、丘陵、山地、河湖众多,管理极为不易,郡内各路盗匪极多,河有河匪,山有山匪,依仗复杂的地形,与官兵互相争斗。臣也去了解了一些情况,有些土匪是真土匪,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有些土匪是真侠盗,劫富济贫,救助苦难,还有些土匪,嘿嘿,那可是号称官匪,上马为官,下马为匪,可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哦,还有此等事情,那湘西郡郡守是如何治理的。”皇帝有点不高兴了。
“臣看那郡守也是想要干一番成绩出来,只可惜顽疾难除,身边也无可信赖之人,他是拉拢、分化、打压,手段尽出,也只能限制住这些匪患没有继续扩大,想完全消除,却是无奈。”范宇回了一句。
“吏部、户部、兵部,你们商议一下,拿出一个章程出来,一定要解决湘西郡的问题。”皇帝安排了一句就没再多说什么。
范宇继续讲述,“臣又到了赣南,那里水果很好,长势喜人,连年丰收。郡守治理虽没有大功,也没有大过,只是保得一方安宁。臣到扬州时,已是三月间,一月走一郡,都是走马观花的看看。不过这扬州郡却是人杰地灵,臣也是忍不住在这里多停留了几日,到了扬州才真正感觉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陛下若是有机会,真的可以到扬州走走,那里不仅文化之风浓厚,还有扬州瘦马,咳咳,还有扬州美景,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