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辩佛证道
“我那日路过荆州地界一片树林,听得其中有异响,便进去查探。不料发现一些野兽正在分食尸体,我便出手将野兽全数击杀。我不知死者身份,想安葬他们,可移动尸块时我发现他们身上的衣服和周围的用具像是普通村民,又发现你所说的钝器伤痕,这才没有掩埋。随后我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发现了这柄剑器,觉得事情颇为蹊跷,这才带了回来,命这名弟子随身携带……”
“阿弥陀佛!”一个面容微显老态的武僧说道,“没想到秦堂主巧舌如簧,竟能编造如此离奇之事,不怕下拔舌地狱吗?”
秦明章一眼扫过众人,认出了武僧的身份:“大将军僧昙宗,哈哈哈,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在下便烦劳大师先行了。”
又微笑向着周围说道:“事实便是如此!”说完还特意看了秦万年一眼,但秦万年心乱如麻,并没有注意。宗天明想了想,终究没有再次开口。
“哼!”昙宗冷哼一声,“结阵!”
道广尚在昏睡,昙宗身后走出3个手持木棍的武僧,与为首的十二个武僧一道列阵。身后众武僧或十人一组,或8人一组结阵。
“看来你是执迷不悟了。”袁天罡遗憾地挥挥手,众道士也拔剑在手。
秦明章面色凝重,也挥了挥手。众影子握住影杀剑,一多半却带着犹豫,看看秦明章,又看看秦万年。
“慢!”
秦万年大喊一声,腾身而出,秦杀伸手探出却没抓住。
秦万年几下跃到山道正中,道门、佛门、影盟全都注视着他。
“此事皆我一人过错,不必牵连他人。”秦万年解下面罩,看了秦明章一眼。
佛道两教以为秦万年是不想让影盟有人牺牲,秦明章却是知道,秦万年不想两教尸横遍地,这是自己给他的自信。
“阿弥陀佛,小僧看施主不像弑杀之人,为何下此毒手?”说话的是十三棍僧中的吸水罗汉僧丰。
秦万年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脑海中浮现出那天清水村民愤怒的面孔。
“……好友受伤,生死不明,我一时愤怒难耐,再不留手……”
秦万年慢慢说出了前因后果,却没有说他杀完人后的事,而其他人便以为是他为了掩盖此事而做的善后。
“……一切罪责归于我身,在下任由各位处置。”
听完后,众人脸色不一,佛道两教弟子大多露出同情之色,而影子则更多的是思索,不知自己面对当时的场面,是否会有更好的选择。
秦明章默然无语,面无表情看着秦万年,手却一直没有离开影杀剑剑柄。
“福生无量天尊!”袁天罡轻唱一声,“虽事出有因,终究滥杀无辜。”
一句断语,众多道家弟子露出一丝不忍。
“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一直沉默的少林寺主志操开口了,“施主若诚心悔过,可免一死,但需在我佛门监管下抄经念佛,穷尽余生,消除业障。”
“不可!”成玄英出言打断,“滥杀无辜,如此轻易放过,成何体统!”
“逝者已逝,生者还生,只要一心向佛,自可度一切苦厄。”昙宗双手合十。
“大师真是仁慈,可为何高昙晟杀人无数,佛门却不可饶恕?”李淳风挖苦道。
高昙晟曾是昙宗师兄,却率领五十个僧人在隋末聚众造反,自封大乘皇帝,甚至还封了一个尼姑做皇后。后被结义兄弟高开道所杀,但实际上是佛门暗中出手。
昙宗脸色不改,解释道:“高昙晟为佛门叛徒,又无悔改之意,罪无可赦……”
“那宝志呢?”李淳风不待昙宗说完,马上又补了一句。
“哈哈哈哈,如何还争起来了?老子不是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吗?”秦明章缓缓说道,转瞬语气一变,“影盟尚未发话,尔等便要定夺我弟子生死,不觉欺人太甚吗?!”
说着,慢慢走到了正中,挡到了秦万年身前。
“你们两家斗了百年,一人错杀就让你们消弭分歧?你佛门,蛊惑帝王大兴佛门,反被利用,最后竟蛊惑臣子作乱!《华严经》开篇便是‘其地坚固,金刚所成,上妙宝轮及众宝华、清净摩尼以为严饰,诸色相海无边显现……其菩提树高显殊特,金刚为身,琉璃为干,众杂妙宝以为枝条,宝叶扶踈,垂荫如云,宝华杂色,分枝布影;复以摩尼而为其果,含晖发焰,与华间列。’可谓极尽奢华,还谈什么‘无色无相’、‘照见五蕴皆空’?行走世间,却自称‘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聚敛钱财无数,还自诩无欲无求。如此宗教,有何颜面监管我影盟弟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