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地下论道-第2/3页





    “话说这地宫是如何从高处山顶收集阳光照耀下来的?”

    “雕虫小技而已。不必好奇。这应该是从西海海底挖出来的千年沌石,这种石头成分不清楚,外表和普通石头没差,但一般整块石头都有透光并且聚光的性质。别的琉璃之类虽然也可以,但阳光穿过时终究会有损耗和变色。这种沌石却不会。所以被当年想追求长生不老的魏文王拿来做了个聚光法阵。他们应该是在山顶摆放了这沌石做成法阵。”

    “刚才你怎么知道这眀申公子是尸家的人?”

    “看你这口气你也看出来了嘛,何必好奇问我?”

    “切,本公子通读岳麓藏书,观听他言行就知道这眀申公子谐音冥身,你呢?”

    “我乃百家传承者之一,认出一个同类轻而易举,难道不应该?”

    一大一小两个年轻人在悠长的大殿中走着。眀申公子听力百米,听着这两个小子讲话,觉的也有些意思。见惯人心风语,也不介意,静心运功。伸手出,一指击中山腹阵法机关,无尽平板旋转中,随着阳光转淡,无尽黑气从那水池中涌出。心中默念自己修炼百年的观法口诀,一心一意用身体淬炼幽泉阴气,脑海中不停的观想着天下万物至理,情志与阴阳共鸣中,脑海也产生巨大的幻想,照耀心海中,乃生出无尽感悟。

    苟日德心有所感,但没有扭头。而是继续带着赵惊涛向前,走到一座假山前面,转过去发现前面摆着三个小门。苟日德轻轻敲了敲,侧耳听声没发现异常,便推了进去。一看里面堆放着一些书籍,食物,兵器。“看来这魏文王的宝藏应该是藏在别的地方了,不然也不会如此空荡。”

    苟日德摇摇头,“有没有宝藏还是未知数。这魏文王不信阴间黄道之说,他应该是想着未来复生后如何布局天下或者自身修为的人。”

    赵惊涛叹到,“这魏文王在当时也算惊才艳艳了。虽然魏国后起还地盘不好,还是有段时间打的周围四国够呛。连这么大个墓都能藏几千年,也是有本事。”

    苟日德摇摇头,“只能说那个时代的人创造力太强大了。”

    赵惊涛从地上拿了些风干的豹肉,就着旁边的水桶大口嚼着。随手拿起堆放在角落的几本书,单手仔细的翻着。虽然从小知道自己不能修行,连父亲这样见多识广的人寻遍天下都不知道方法,自己也不抱什么希望。只是平日里读书时仍然会留意一下。这几本书不知道是眀申公子哪里找来的,已经泛黄非常。但他用了些手段,将字体重新着墨,再用胶水每张都浸润了,这样书页就像硬木板,不容易损坏。其中有些比如《云逍》《尸经》《跃鲤》是失传已久的孤本,其他的却是都没有听说过的。看其中的内容,多是春秋时百家的言论,未曾经过后世儒道篡改,却也算原滋原味。诸子在那纷乱贫乏的年代,在语言都匮乏的情况下,能够观天下万物,无中生有的创建出诸多学说,影响千年,实在不易,这些言论,也让人心驰神往。

    苟日德虽然内心闷骚,却也学着边吃边看。这里和宫殿水池不远,若是有事,眀申公子喊一声就能听见。

    微弱的松油灯光下,无声空寂的大殿中,唯有二人静静的翻书声。苟日德看到一半,疑惑道:“这本《跃鲤原本》中记载的这一段,却是如今皇版中没有的。你来看看。”赵惊涛探过头来,顺着手势望过去,果然这一段不曾见过。

    “神农以龟鱼长寿,而虑其心有异于人。乃匕首剖之,存于木灵之腹。以索扎其八脉,鱼死。复以西海鱼胶粘合心脉,鱼乃复生,通体碧色。”赵惊涛和苟日德对视了一眼,很明显,这种手段如果是真的则说明人的心脉和五行属性的有无有关联。继续后翻,却没有再看到其他的特殊内容。赵惊涛道:“春秋时有流传名书九丘八索。难道这八索乃是神王研习三皇功法的成就?不对,所谓索,乃是绳索记事。这八索,应该是上古八位神王的功法体悟。然而即便可以,这天地五行元气早已不再纯洁,也不可能说把心取出来再装上,就能凭空有了这五行属性的。语焉不详,不大明白。”赵惊涛摇摇头。“人的心脏乃是血脉所在。如果先天缺失了某些东西,或者因为婴儿初生时没来得及对天地五行元气生出感应,也可能随后的日子里逐渐丧失了这种功能,说不定过了这年纪就不行了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