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锦官城与扬子江
跟着曾九下了荆门关,沿着一条官道向西南骑马奔行三十里,便看到一群小城堡在扬子江边扎堆而立。锦官城附近,都是树木被砍断后留下来的木桩。扬子江对面却高高耸立着一座巨大的山头,山头上一座关口,如同饿虎与锦官城隔江相对。
曾九道:“以前新蜀的人经常从剑口关冲过来骚扰荆门关后方。后来我们修建了锦官城堡垒群后,他们的剑口关也没了用处。”赵惊涛看着锦官城背后的那座山丘,静静不语。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他指着那山头问道:“曾大哥,那片山头为什么这么平坦,按理说祁连山脉的山峰一般都非常高的,很少有这种平坦的丘陵吧?那山背后有住人吗?”曾九笑了笑:“你猜?赵公子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明。不过有些事自己明白就好,我们也不能多说。”赵惊涛看他卖弄关子,也不多问。只好转移话题道:“曾大哥,我在帝都只听说过天下三大修行门派。你给我讲讲这佛家儒家和墨家的故事呗?”曾九想了想,道:“我也是不会修行道法的凡人,后来自己想要赚钱,所以就苦心琢磨这练体之术,机缘巧合之下,碰到王睿将军。他介绍跟随别的武技大师学习,最终成就了我一身本事。我对这三家的特点故事也不是特别清楚。道听途说,你听听就行,别当真。”
“天下自春秋战国时,有诸子百家。虽然秦皇焚书坑儒,只是诸子百家却没有受到牵连。到了汉朝,董仲舒说服了汉武帝,说秦皇如此威武,仍然被人推翻了朝堂,全是因为这诸子百家太过容易蛊惑人心。唯有儒家乖乖受死。所以汉武帝一句“罢黜百家”,再也不让诸子百家开山门,立宗派。等到这些门派想要反抗,却被武帝派出大军屠戮殆尽。一把火焚烧了储藏在皇家史官那里的所有书籍。残余的百家诸生一部分逃向塞外,一部分逃亡南方闽粤之地。只有道家暗中获得了太后支持,才被武帝默许传道。武帝为了斩草除根,派出卫青歼灭西域匈奴人。之后几代,有人传言,儒门并没有完全烧毁诸子学说,而是悄悄消化掉化为己用。从汉至今,儒门不断南下绞杀百家余孽。道家则被排挤到新蜀一带。直到前朝大隋崩裂之后,我朝太祖皇帝从晋北起兵,一统北方,与南梁新蜀形成鼎足之势。哥舒帝从太祖哥舒渊手中接过皇位后,北战匈奴重修长城,南破南梁,在锦官这一带修建无数城堡。之后哥舒帝与匈奴议和,但前提是把诸子百家的后人从极西之地请回来。只是几百年之后,诸子百家早就远走极西之西。唯有一些门徒留下来,哥舒帝虽然能通过这些门徒观看到当年百家的神风,却得不到什么传承。如今,我苍流国虽然行政上仍旧遵循前朝的制度,依靠儒家。但整体而言,哥舒一族更喜欢诸子百家的繁杂观念奇思妙想。
南梁新蜀的人也不是傻子,那里的儒教人物听说之后,就对我苍流国有了巨大敌意。而我们苍流国不仅继承了前朝的儒教秘籍,还想要获得当年的百家本源。至于佛教,虽然从东汉时就有从天竺传来,但毕竟只是传教的几个人。直到南朝时南朝皇族陈氏深感儒教无力抵抗大隋,所以不远万里派人从天竺学得无上功法,想以佛儒两道来抗衡大隋。结果不用说,隋帝与杨素灭了南朝陈氏。但儒教却及时妥协,隋帝灭了陈氏皇族,抓走南朝的漂亮妃子,日夜寻欢。却没有针对儒教有什么惩罚,毕竟大隋也有很多儒教。在隋帝的指示下,南北儒教融合,终于把在南朝兴起的佛教势头压了下去。原本儒家是没有修行功法的,只有基本的心法传授。但在吸收了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宗派的道术之后,儒家也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功法。而修行之道,仍然以各家的经典为主,只有领域接受了这些门派的要义,才能从精气神多方面修行该派功法。不然气血运行不畅,掌握不了门派修行的节奏,即所谓“观想法门”,怎样刻苦也是白费。儒门的功法主要以论语为总经,而以四书为教材。儒门经典,确实牛逼非常。儒教在秦汉时就已经成为天下第一大门派。即便其他百家联合起来,动用法家、墨家、杂家的所有功法,也仍然很难与之抗衡。”赵惊涛听罢,抬头一看,已经到了锦官城下。守将却认得曾九,曾九交代了一下赵惊涛的身份,二人便被放了进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