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武圣一技之师-第3/4页



    电光火石间,周不疑站立而起,双手握棍,直刺关羽。而关羽仓皇之中,单手握棍,试图挑掉周不疑直面的捅刺。

    谁知关羽单手用力挑击,却也难敌周不疑双手执棍稳当,刺在关羽面前的木棍毫无偏斜,照样冲自己胸腹刺来,正中掩心甲!

    柄头擦过,两马各自交冲,勒回马头,一招已过,胜负已分。

    好大的气力!竟然挑不开他的直刺!

    虽未真正被刺透,但关羽心中一阵冰冷,自己何曾遭受过被正面刺个透心凉的尴尬!

    更何况,对方还是骑着一头驴一般的矮马,身长脚力都不如自己胯下赤菟,自己却仍然被他抢先刺着!

    好啊!这厮之所以缚足,原来就是为了能够站直身体,一跃而起,补足胯下矮马腿短之弊!如此一来,未交马时,便先胜了自己一马头!何其狡诈!又何其无畏!

    关羽坐在马上,耷拉着眉眼,自头至尾,全身凉透,手中木棒也已失手掉落,心中只剩惆怅与不甘。

    周不疑勒缰回马,望见关羽如此情态,也扔掉木棍,驱马前来安慰。

    “君侯承让!”

    关羽跨在马上,犹如雕塑,红脸变成了青脸,更不答话,只是暗自喟叹不已。

    “今日拼尽全身力气,也仅仅只能摸得君侯襟裾而已!”

    关羽虽然傲慢,但气节尚在,既然已经输了,就更听不惯奉承之语,摇手拒绝道。

    “不必说了,今日是我输了,你这招向死而生,以弱搏强,令我终生受教!”说完便在马背上拱手而拜。

    周不疑不敢在关羽面前逞威,赶紧还礼而拜。

    “在下贸然出此颟顸小计,确实只为向死求生,才能胜君侯半寸。但倘若真要上了战场,定然是难活命矣!若论战场折冲制敌,在下只仰慕将军弥天之勇!还望襄阳夺门之时,将军定要发挥神威!”

    武人出身的将领,平生最重义气,谁看得起他,他就更加与谁义气相结。这一点周不疑深有领会。

    文人吃硬不吃软,武人吃软不吃硬。舞弄文墨之人,你越夸赞他文采斐然,虽然口上谦恭耳耳,他内心里反而越看不起你!而勇武之人,你越捧他,他反而越自负,更加觉得与你心意相投,反而就越能看得起你。

    这就是时人所谓“羽善待卒伍而骄於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

    关羽张飞看似待人性格迥异,实则皆是当时的武人性格。

    武人起于寒门微末,粗识义理,因此被文人士大夫轻视,即使巴结文人士大夫,那些士大夫也嫌交结武人污了自家门庭。因此武人将领更加倾向与同样军功起家的武人以义气相结。

    关羽亦是出身微末,年少便犯罪离乡,这等有前科的犯罪人员,根本不可能交结到文人士大夫。反而是那个不甚爱读书,喜好骑马斗狗的没落子刘备,被关羽视为向上晋升的重要渠道,真心依附。

    这也是周不疑努力抬高关羽的原因,此举若是其他士族文人,未必像周不疑这般做得出来。但此话从荆州士人崇敬的刘先别驾甥子的口中说出,算是给足了关羽面子,这也算是文人与武人的义气相结。

    只见关羽敛容而笑,邀周不疑一同下马。

    “呵呵!元真果然有勇有谋,吾兄果然看人颇准。今日能得元真相助,我兄弟入襄阳有期!”

    谁知,周不疑双脚还被缚于马上,自己愣是下不了马,还要唤随从过来帮助解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