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造访-第2/2页
见刘娴眼睛眨也不眨地看着那钗子,福安公主干脆伸手拔出,递给了她:
“你喜欢,便送于你了。”
“殿下……”刘娴想要推辞,公主却伸出一根青葱手指放在了她的唇上:
“嘘,有了它之后你也好向你父亲交差。另外,此后便唤我姐姐吧。”
“谢过福安姐姐!”刘娴兴高采烈地把那支钗子胡乱别在头上,接着便左右摇头,听着那金步摇的脆响咯咯咯笑了起来。
若论年齿,刘娴或许比福安尚且早生几月,只是福安因经历的缘故要早熟许多。
至于刘娴,从小便受尽宠爱的她仍是天真烂漫之时。
福安公主端着下巴看着刘娴无忧无虑的模样,内心深处也有些羡慕。
这时,车厢外的那名布衣青年轻轻敲了敲车厢,轻声说道:
“殿下,该出发了。”
“知道了。”
福安公主端起杯茶,柔声说道:
“天寒地冻,回去时切要当心。另外,再替我向你父兄问好。”
“晓得了。”刘娴用手掩住粘着糕点碎屑的樱唇,乖巧地点了点头,但眼神里满是好奇:
“这么冷的天,姐姐是要去哪里呀?”
“去接人。”
“接人?我可以去吗?”刘娴想到回府后又要颇受拘束,就连糕点也不敢多吃,否则就要被嬷嬷念叨一通,不由得抓住福安公主的手撒起娇来。
福安公主略略思索过后,竟答应了她,
“也罢,但你要安安稳稳待在车里,不许出声。”
“知道啦!姐姐对我真好!”
于是在嬉笑声中,马车隆隆地向城外驶去,身后还跟着一小队侍卫。
福安公主出行已经足够低调,但还是瞒不住有心人的视线。
不过她原本就不打算遮人耳目,之所以低调出行也不过是摆到明面上的态度罢了。
至于为何如此,还是和朝中局势有关。
前些日子,有急报送抵京城,言说蜀王大败被俘,宜城侯被围困孤山。
正当民众惶恐的时候,第二封急报送到,急报为蜀王亲笔所写,内容是自己在赵恪的帮助下已然脱困,且青国并北戎大军皆已退去。
另外,他还在信里怒斥宜城侯顿足不前而招致此败。
一时间,朝野震动,但朝会时却是诡异的沉默。
一方面,朝臣们大多不知如何评判蜀王。若是表功,他又被敌方击败,甚至生擒活捉。
可若是问罪,好像也不恰当,因为他的确让青军撤退了,并且兵败的事似乎也主要是因为宜城侯。
更要紧的是,蜀王是宗亲将领中最出众的那一个,更是陛下亲子。在天福帝表明态度之前,这件事便被朝臣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过去,转而讨论起那位“斩敌夺粮,智救蜀王”的赵恪来。
连带着,那位至今仍未定亲的福安公主的讨论度也变得更高了起来。
眼下公主即将及笄,大部分朝臣都在好奇天福帝究竟会把自己最宠爱的女儿嫁给谁?
只有明眼人才知道,公主的婚事恐怕还要拖下去,因为她的嫁妆里多了一位少年猛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