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上行下效,柳暗花明
薛侨对大唐有些失望。
交战那天,马燧跟他聊了很多事。
岚州军突然开拔,逼近两支正在和谈的突厥人,出乎马燧的意料。
因为和谈已经有望了。
他闻听变故时,叛匪已遁入芦芽山。
如果不是选骑挡了一段时间,他借到的岚州军很难追上叛匪,到时就难说了。
能调度岚州军的,只有河东节度使!
薛侨跟马燧讨论之下,得出一个令人失望的结论:韩休琳不希望和谈成功。
原因有两点。
第一,韩休琳与马季龙有矛盾,不希望他说和成功,增加政绩。
第二,他想彻底解决突厥人矛盾。
矛盾的根源在于人口增多,已有的牧场不够分了。和谈只不过是权宜之计,终究还会再次发生矛盾,到时候更难收拾。
彻底解决的办法,就是减少人口。
韩休琳利用了突厥人,一箭双雕。
既解决冲突,又置马季龙于险地。
两支突厥人,对岚州军和岢岚军,都是军功,他们也愿意参与这个计划。
薛侨对大唐的失望,来自于对这些拥兵一方的将军们。
他们渐渐有了军阀的样子。
九坞的牧场、田地、山林分配,本来属于岚州刺史所管,但因为编入特殊军籍,河东节度使将分配权给到了岢岚军。
姜曲一言九鼎!
而他的态度令人琢磨不透。
手下的王牌军,为什么要打压呢?
刻意放突厥人进入九坞牧场,削弱九坞的实力,再将过错推到九坞身上……
从岢岚军回来的薛肃,带来两个令人皱眉头的消息。
“叔,坞主们在岢岚军吵了一架?”
“差不多吧,从来没这样过……”
“有哪些坞是赞成重新划分牧场的?”
“武家坞、王家坞、柳家坞是明确表态支持的,我和卢坞主、齐坞主坚决反对,凌、李、崔三家态度不明。”
“姜帅是什么态度?”
“他说大家都有道理,他不做裁决,支持用比武的方式解决争端,只要不伤人命即可。”
“什么!”
崔芸暴脾气上来了,猛地一拳砸在桌上,差点把桌面砸出一个坑。
“姜帅这个态度,不就是支持武王柳三家么?而且还引向比武解决,以后九坞还能并肩作战、荣辱与共么!”
“凌家坞为什么不表态?”
薛侨对这件事很在意。
按理说,已经处于九坞之首的凌家坞,应该倾向于保持现有格局。
“不清楚,但姜帅公布了另一个消息,因为漠北已经安宁,秋防不需要那么多军队,所以岢岚军只去一半,选骑只需上三坞去即可。”
崔芸哼了一声。
“凌尘这是被收买了!”
“凌家坞是否暗通款曲尚不可知,但我和卢兄都注意到,王、柳两家这几日去了朱副帅的府上,而且带着礼去的。”
朱敬,果然有猫腻!
当然不只是他……
姜曲的表态,说明他也有份。
“夫君,咱们还等什么,你是宣节校尉,可以直接将情况报到韩节帅那里!朱敬公然收受贿赂,这件事定能查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