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移民在东番岛的第一次丰收-第2/3页
李有粮这几个月一直在东番岛上,不断到各地巡视。这次是在最南端的新聚集地高雄,对这里的官员们说道。
“君上,还请放心。我们知道君上的意思,不会败坏您的名声。”高雄县知县陆建荣说道。
“那就好!东番岛是我经略南洋最重要的桥头堡,这里能移民成功,对后续南洋移民计划能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兵主!既然今年最后一季粮食收获完了,是不是要准备在年节前召集百姓?进行民兵整训!”高雄县的守备千户周成大问道。
“哦!周千户,你有什么意见?说说看。”李有粮对于能提出建议的将领十分高兴,他以后会需要越来越多能独挡一面的将领。
“兵主!属下之前在家乡时,每年的农忙结束后,封君都会进行民兵训练,另外从流民中选拔青壮给予土地耕种,让其充实卫所。
咱们东番岛,没有流民。但是移民青壮也不少,还有原来的居民,也都是见过刀兵的。
现在我们维持地方的都是兵主的正规军,如果利用农闲时间,训练青壮,并选拔一些民兵。
能减少各地正规军的规模,还能减少军备支出。我觉得,趁着现在丰收之后,百姓们手里有自己的粮食,召集他们训练,保卫自己的田产。
他们应该是愿意的,毕竟之前在家乡时,他们也都是经过这种事情的。
还有各地的原住民,一起训练,一起在军**事。能够好的促进百姓们的相互了解,兵主担心的新旧民矛盾的事情能更好的避免。”
李有粮听完后,点点头说道:“不错!你有这种想法很好。周千户你跟陆知县一起负责此事,等颗粒都归仓之后,你们就在高雄县开始民兵训练。
训练期间的粮食供应,就由官府负责。
陆知县,县衙这边也开始放开了收购百姓手中的粮食,价格就按照市价来。不要整大斗进小斗出,还有堆尖踢斗那一套。”
“是!”
“好了,看看这里一亩地能产多少斤粮食?士卒们已经把圈起来的水稻都收割完了。”
李有粮看到,田地里用红线圈起来的水稻,都已经割完打捆运到了地头。
这一片地是李有粮,在高雄县郊外,随意找出的一片。
量出一亩大小后,也没有让此地的主人负责收割,直接指挥带来的士卒们动手。
用来脱粒的手动脱粒机,早已经等在了地头,一条条新麻袋也在脱粒机边上放着,还有用来称量的大抬秤。
“老丈啊,对这里新的田地还满意吗?”李有粮问到此地的佃户。
嗯,全东番岛上的土地,除了另外两个领主外,都是李有粮的。所以新移民来的民户分到的土地,也只是仅仅拥有土地的种植权。
他们都是李有粮的佃户,也是李有粮的领民。只不过李有粮跟他们的租赁协议是长期的。
只要此家还有子嗣存在,只要还愿意在这里种地,那李有粮就要保证他家至少有五十亩地耕种权。
“草民见过君上,活了半辈子,第一次见这么肥沃的田地,虽然不能种麦子,这稻子也是高产的吓人啊!
老汉我估摸着,这一季能产三石多。”
“一季三石多,那一年就按照两季算,也是六七石的产量了。”
“是啊,从此饿不着了。哈哈……”
这里正说着呢,脱粒机已经在士卒们的操作下,开始嗡嗡的工作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