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上演了真武行的教授们-第3/3页
不过都被叶凡华丽的拒绝了。
没有必要,Z语言和精简指令集面对的更多是ToB,不是普罗大众,自然也不需要向其它互联网公司那样烧钱。
至于项目的升级迭代,更多的是庞大的免费程序员在发力,他只要隔段时间查漏补缺再更新替换就行了,还不到大刀阔斧的时候。
最大的开支也就每月几千块钱工资,加上其它杂七杂八,顶天也不过万元就足以。
五台服务器也够用了,毕竟面对的只是程序员,更多的还是用于存储模块。
也就外围租赁的服务器花销多些,但光是授权费也足以应付,还大有结余。
这不,这次HY底层架构连服务器都省了。
如此他们也只能失望而归了!
回绝了资本公司的橄榄枝,叶凡就不再过多关注了。
他已经将专注力放在操作系统的核心架构上,这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光是内核的架构就要比之前的Z语言和指令集还要复杂,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
他也不着急,边写边架构就是了,毕竟就算架构出来,在没有庞大的资金做支持,也无从开发。
时间辗转已经进入97年,他要毕业了,本科的学分他早就学完了,差的也只是最后的论文。
毫无意外,最后也是过了。
而他的论文主题也是围绕着整芯铸魂为主题。
阐述着其中的要害,其中有不少引经据典以及对未来的见解。
这已经算是剧透了。
就当做是国家对他多年的培养之恩。
论文很快在各大专业杂志报刊发表。
至于能够引起多大的重视,就不是他能够管的了,反正他重视就行了。
当然他也相信,眼光卓越的高层领导不会让他失望。
怎么说也是他这个富有远见的天才少年提出来的。
比原轨迹更加重视一些,多投入一些资金研发,不应该吗?
叶凡没有继续考研读博。
没有必要,科大相关的知识储备已经被他学完了。
但这不代表他的知识已经足够了,还差得远呢。
只是相对于当今的华夏,他的知识确实学完了。
想要获得更多的前沿知识,只有出国留学,才能继续增加知识储备。
落后就要学习,没啥好丢脸的,毕竟人家多发展了上百年。
他报考了斯坦福,一个电话而已,秒速被录取。
甚至惊动了斯坦福各大教授的争抢。
从他被确定IQ350就已经被惦记了,终于等到来斯坦福,能不抢吗?
这可是明摆着能够历史留存的人物。
能够成为其导师,那是多大的荣耀!
此时不抢,更待何时。
这不,听说还在斯坦福上演了真武行,差点被沦为笑柄。
不过其他学校都羡慕了,但也没办法,谁让叶凡的姐姐也是斯坦福的呢。
他们也争取过,各种诱惑的条件更是史无前例,只是没用罢了。
叶凡怎么会被区区条件给束缚,什么条件他不能创造出来,那不是更有成就感吗!
而这也让吃瓜群众感慨羡慕,天才的人生就是不一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