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相邀
据说安乐侯一家都是旧太子党,偏偏你家公子身为侯府中人,却另行其道选了新主侍奉,旧太子被废,安乐侯大公子随即被降职,你家公子被追杀,是否与旧太子有关?
这个,在下不敢贸然下定论。
韩亦回忆起初进京时的情景:不过,太子殿下回京不久,圣上便下了两道圣旨,旧太子直接被贬至烈城,永远不得回京。
萧玉拧眉:还有一道呢?
第二道圣旨有关安乐侯府,圣上怒斥侯爷教子无方,徐大公子道貌岸然,侯爷被削减半年俸禄,徐大公子则被免去翰林院侍诏之职,贬为庶民。
原来,在她离京后,竟又发生了这么多的变故,在她的印象里,徐伯懿德行有加,连只蚂蚁都不舍得碾死,又怎会杀人?
难道是
韩侍卫,你可认得安乐侯府的小公子?
韩亦突然问道:你认识?
她耸了耸肩,摇头道:不认识,只是听说那位小公子十分纨绔,难以管束。
见她一脸真诚,韩亦收起疑惑的目光。
纨绔倒不见得。
嗯?
萧玉明显怔住,不可置信道:怎么说?
圣上下了第二道圣旨后,徐大公子病情加重,徐小公子便到公子跟前跪了两天一夜,八成是想为徐大公子求情罢。
他虽只是一介武夫,不清楚朝堂纷争,却也懂得英才落幕的悲哀,徐大公子德才兼备,若无意外,他在那朝堂之上必然大有一番作为,他日留名史书,可称一代名臣。
真是可惜了!
下跪求情?
嗯,圣令已下,岂有收回之理,他跪多久也无用。
是啊,圣旨既下,徐叔睿跪多久都没用,所以,他必然不是因为徐伯懿向赵无陵下跪求情。
那是为了何事而跪?
赵无陵被追杀发生在东宫事变前后,那之前,徐叔睿曾经来找过她,控诉安乐侯在外有私生子一事。
而她。
她当时做了什么?
倏地。
夜风袭来,激得她脊背一阵寒冷。
——那私生子叫什么?
——祖母唤他无陵,如果我没听错的话,应当是姓赵,叫赵无陵。
——赵无陵是吧,叫几个泼皮赖子前去揍他一顿,威胁他离开京城此生不能再回来,若是不听,悄悄杀了埋掉,一劳永逸。
是她!
是她给徐叔睿出的主意,徐叔睿果真动了手。
安乐侯被责教子无方,并非是指徐伯懿,而是徐叔睿。
而赵无陵被追杀逃至良州的罪魁祸首,其实是她!
难怪,难怪那时李英玉身边不见他踪影,原来他并不在京城,而是逃去了良州。
许久不闻声,韩亦望了过来,只见她面色更加苍白,难道是吹了冷风所致?
他面露担忧:你怎么了?
心口郁结,她抬手掩面,摇头道:无碍,应当是站得久了,身子有些虚浮,头晕得紧。
韩亦欲进门搀扶,抬脚便又放下。
既不舒服,快些回去歇息吧。
她点头,抬手去扶窗,见他站在原地,便问道:韩侍卫,那你呢?
在下回去复命。哦。
想到赵无陵,她的气色又差了几分。
劳烦回去后给你家公子带句话,明日夜里我还在此赏月,请他前来小院,一同观赏。
韩亦不知她打的什么主意,并不急着回应,又听她说道:明日我这里不仅有月,还有酒,还望小侯爷赏光。
如此,在下明白了。
那就多谢了。
翌日。
是一晴朗天气,萧玉坐在院中沐浴日光,柳儿不在,被她唤去后厨拿酒了。
因姑娘吩咐不许公子知晓,柳儿行为鬼祟,好不容易拿得酒,又得心惊胆战地拿回小院。
所幸一路走来,没有碰见任何人。
姑娘,吓死奴婢了,奴婢从没做过这种偷鸡摸狗之事。
萧玉扬眉一笑:以后就习惯了。
柳儿将酒坛子放进房中去,又再度走了出来:姑娘,龙医师叮嘱过,你身体刚好,不能饮酒。
姑娘却道:这是葡萄酒,养身的。
不管是葡萄,还是苹果,还是什么其他的,总归都是酒,只要是酒,就不该喝。
我知道。
萧玉微合着眼,轻笑道:你这般会管人,以后嫁了人家,掌管家里定是游刃有余。
被姑娘调笑,柳儿又羞又恼。
哼,奴婢以后再也不帮姑娘做这种事了!
不等萧玉笑开,柳儿已然跑出小院,她睁眼望去,只见炽光之下,柳儿的背影渐渐模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