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章走钢丝-第2/3页
但是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即便你再会走钢丝,但是你总有脚滑的一天。
到了1960年由于他之前写的东西被人检举给了赫鲁晓夫,主要是被关于他和莫洛托夫来往的书信,上面主要写着他如何和反布尔什维克集团进行进行勾联的。
然后他就被赫鲁晓夫果断拉下了最高宝座,从至高无上的苏德宗一下子就变成了委员侯。
1961年10月,他在苏联布尔什维克第二十二次代表大会上受到严厉批评,“对布尔什维克、苏维埃、经济、军事和布尔什维克青年团人员的许多大规模镇压,以及在个人崇拜期间发生的其他此类现象”。
不得不说伏罗希洛夫这个人还是拿得起放得下的,被批评之后,26日就选择了果断认怂。
伏罗希洛夫向代表大会发表声明,承认支持反布尔什维克分子的一些错误有害言论,但随后“改变主意,强烈谴责他们的派系活动”。
也正因为伏罗希洛夫这样的表现,赫鲁晓夫还是念及旧情,或者说赫鲁晓夫念及伏罗希洛夫在前几段的功劳。
在大会的闭幕词中为伏罗希洛夫讲情道:“不得不说,在布尔什维克六中工作之初,在同派别的激烈斗争的过程中,伏罗希洛夫同志看到了布尔什维克委员在同反布尔什维克集团作斗争,然后,显然,他的意识告诉他,他走得太远了。伏罗希洛夫意识到自己与反对布尔什维克的人同流合污,他谴责了反布尔什维克集团的行为并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样,他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布尔什维克委员会。同志们,决不能低估他的这一步。”
最后,伏罗希洛夫没有被开除出布尔什维克,但未进入新一届布尔什维克委员的名单中,赫鲁晓夫算是给这位好盟友留了一丝最后的体面。
其实我很好奇,如果说当时赫鲁晓夫真的给伏罗希洛夫开除了布尔什维克,那么伏罗希洛夫之前担当的苏联最高职位又该算什么呢?
……
赫鲁晓夫不动声色地和伏罗希洛夫交换一个眼神。
伏罗希洛夫自然是看到了赫鲁晓夫的眼神的,所以他果断给出了信号。
赫鲁晓夫当然明白伏罗希洛夫的眼神在说什么,他和马林科夫派系并没有什么,瓜葛,所以这很显然是贝利亚派系所抛过来的一支橄榄枝。
赫鲁晓夫直接冷冷一笑,正好藉着这个机会将计就计,他看着斯大林笑着说道:“伏罗希洛夫元帅同志,还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处理,我个人感觉不如还是让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同志去吧,毕竟他在这方面有经验。”
“的确伏罗希洛夫元帅同志,的确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处理。”
斯大林抽了一口大烟筒,然后慢悠悠地说道。
“但是这可是一次宝贵的实战机会,伟大的斯大林同志,这可是我们培养将帅经验的最好机会呀……”
听到斯大林的态度马林科夫连忙开口反驳道,要知道这可是拉拢伏罗希洛夫这一次绝好机会,他可不愿意就这么放弃了。
“这的确是一个培养这方面高手的试验场,我得考虑考虑。”
斯大林听到马林科夫的话,越发的开始皱起眉头,说实话,在这方面他确实没有考虑过培养方面的事情,毕竟在他看来,伏罗希洛夫和华西列夫斯基都是他自己坚定的支持者,无论是谁去干这些事情,他都放心。
但是这件事情,又关系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斯大林不得不考虑的功勋事情,毕竟他已经培养出了一个尾大不掉的朱可夫了,这一次总不可能再培养一个尾大不掉的华西列夫斯基和伏罗希洛夫吧,到时候也没有那么军区供他发配啊,总不可能把这两个家伙都发配到朱可夫那里去吧?
赫鲁晓夫自然是看见了斯大林的眼神,他敏锐地读出了斯大林眼神中的犹豫,他立马斜眼看了一眼自己的好朋友布尔加宁,随后在快速地瞟了一眼崔可夫。
那意思已经在明显不过了。
贺六浑:其实我一开始是犯了个错误的,崔可夫的军衔在二战结束只是一个上将,到了1955年的时候才晋升为元帅,当时我是看错了,不好意思,有时候整理的资料太多,所以说难免会犯一些错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