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阐释(4/5求追读!)-第2/3页



    ‘为什么要修行?’

    ‘修行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修行选定的侧方向是否符合自己的期望,是否能保持坚定道心?’

    修士不断自我内省,解决三问,坚定道心,方才能够筑基成功。

    其实,只要心中怀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在逻辑上做到自我融洽,形成闭环,这心性的关卡就算过了。

    当然,心性在筑基前要达到‘明性’,并在此后不断深化,达到‘见神’。

    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大境界突破中,在那越发深刻的自我拷问中,坚持道心。

    对于大部分卡在练气九层的修士而言。

    筑基难点其实更在于修为:即自身的丹田气海灵气是否真正达到了凝练至极点,无可凝练的地步。

    另外,筑基意味着打破人身与天地之间的隔膜。

    在练气阶段,修士通过功法的导引,引气入体,但当筑基后,修士就可以直接通过肉身,与天地灵气直接沟通。

    因此,这筑基的真正难点,就在于如何跨越这道界限。

    成为筑基修士,就意味着真正走上了多天地之造化的道路。

    筑基丹,则就是因为其蕴含了一道真正的天地纯且至的气机,因此才能够帮助修士,在突破的关头,帮助修士感应天地气机,最终突破。

    综上,这就是修士由练气突破筑基的两个关键要点。

    凝练至极点的修为、能够坚定求道的心性以及...不可或缺的筑基丹。

    听到张铭的回答,苏清儿轻轻点头,轻声道。“张铭师兄,你所说的这段经文,就是有关于筑基的‘明性’。”

    “这段经文玄之又玄,即便是我,每次阅读也会产生不同的感悟。这是由于这段经文的总纲要义决定的。”

    “相比于其他要诀,这段经文指出了大道的存在形式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种,并提出了一种思考大道存在的方式,即与自己的内心相拟合,用自己根据经历产生的认知,来解释大道在心中存在的具体形式。”

    说到这里,苏清儿望向张铭,纯净的眸子满是深邃。“张师兄,你是否发现了要点?”

    张铭沉吟片刻,道:“我有些明白了...这段经文提供的是一个具体的思考方式,与其他有着确定性解读含义的经文不同,这段经文要求修士用自己的经历来诠释和理解大道,但问题在于,修士的经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往日有往日的理解,今日有今日的理解,以后,还会根据自身经历,解读出另外的东西。”

    苏清儿的声音有些低沉,但脸上却还是勉强笑道:“的确如此,因此,正是因为这段经文的不确定性,在对待解读这段经文时,才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想办法将自己对于大道的思考,引入到自己最开始思考的诠释之中。”

    “但时事易迁,有些修士,会完全背离自己的初心。甚至产生相悖的诠释,这就导致了修士心性的变动,一旦对自己内心的坚持产生怀疑,就很容易导致道心不再坚定,也就....失去了筑基。”

    “当然,也不乏修士能够在这不断的拷问自我中,逐渐深化加强自己对于大道的诠释。这样的人,非大忠大善、大奸大恶之人不能。要不就成为真修、要不然就会成为邪修。”

    张铭听着苏清儿的话,心中顿时升起几分感慨。

    苏清儿果然博学多才,领悟非凡。

    那困扰了自己将近半年的问题,经过苏清儿这一解释,竟然是直接破除了‘见知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