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坐好,看志哥秀!(求月票)-第2/5页



    李有志微微一笑,不置可否道;

    “放心吧院长,这件事情交给我。如果需要配合的话,我再跟您打报告。”

    说完,李有志直接从沙发上起身微微鞠躬后离开了职教楼。

    …………

    回到宿舍之后,李有志连衣服都没换,直接打开了电脑。

    荣影分给研究院的政宣项目,其实范围比较宽。

    “在网络端以弘扬时代精神为主题”,这个项目其实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题材可以放在现代拍都市题材,也可以直接小成本到底,深入到农村去抓个典型展现。

    如果往死里压成本不请明星的话,二百万拍个四十五分钟左右的片子,其实也够用。

    不过志哥有自己的想法。

    如果拍电影不是为了展现更好的文化,那么拍出来将毫无意义。

    现在自己有这个资源,李有志不想糊弄着拍。

    开玩笑,志哥现在八百万粉丝的大网红。一二百万的作品,那能配得上志哥?

    这么想着,李有志默默地打开了自己的系统面板。

    看到那孤傲的七星级难度建议任务,李有志眉头一挑。

    大场面,战争片,弘扬精神,网络端发行……再想到目前荣影厂的情况……

    在心中盘算了片刻,李有志直接在笔记本电脑建立文档。

    啪啪啪啪一通操作,不大一会儿的功夫,一个完整的剧本便呈现在了屏幕之上。

    《特级英雄黄继光》!

    这部片子,是李有志此前印象非常深的一部主旋律网络大电影。

    之所以印象深,是因为片子的内容,摄制方式,以及制作,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层次。

    要场面有场面,要内核有内核,全片的战争场面不多,但是每一场战斗场面的表述,都起到了点睛之笔的作用。

    用尽可量低的成本,刻画出了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按照李有志的记忆,这部片子的成本大约在一千八百万左右,总时长一个半小时。

    不过这一千八百万的成本,其实有点虚高。倒不是虚报,而是因为这部片子当时在拍摄的时候走了不少的弯路;

    首先是片子制作的时候赶上了疫情,制作组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找拍摄景地。然后就是那段特殊时期演员,住宿之类的成本控制不下来,而且拍摄时间拉的太长。

    按照李有志的估算,以自己目前掌握的资源,七百万左右应该是可以把这部片子制作出来的。

    反复的将剧本确认了一遍,见没有什么问题,李有志便打开网页,将荣影厂的历任领导资料查了一遍。

    荣影厂55年成立,一共经历了七任厂长。

    第一任厂长王福德老先生已经去世,除去动荡年代没什么作为的两任,就只剩下那么几个。

    这几个厂长里,影响力最大的要数第五任厂长兰兆曾老先生。

    这位爷从62年进厂,先后担任编剧,导演,最后干到了厂长。

    一直干到了九四年才离开荣影厂,可以说他在荣影的这十几年间,也正是荣影厂高速发展的阶段,奠定了荣影厂成为八大电影制片厂地位的阶段。

    巧得很,这位老先生在加入荣影厂后,参与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就是1963版的《黄继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