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间隙-第2/3页



    但赵顼现在拿着王安石的奏疏,想了又想,终于还是叹了口气,再次丢到了一边去。再怎么说都是自己的亲弟弟,赵顼还是不想做得太过分。

    “官家”太监叫了赵顼一声,“王公公求见。”

    赵顼放弃了拿取新的奏章,道:“让他进来。”

    高太后身边的亲信内侍王公公闻声便进了殿中。

    等王公公行过礼后,赵顼便问道:“太后有何吩咐”

    “太后请官家不要太过操劳,保重御体。另外,若是官家有闲,还请至保慈宫一行。”

    王公公的转述,当不是自己母亲高太后的原话,天下重孝,母亲对儿子也用不着说请,再生疏也是一样。

    赵顼的确是与他的生母有些疏离,反倒是跟他的名义上的祖母感情不差。当初过继来的英宗皇帝为了追赠生父濮王,而跟要维护仁宗地位的曹太皇针锋相对,朝堂上分裂成两派互相攻击,几乎闹到要废立天子的地步。那时就是时任颖王的赵顼到曹太皇面前晨昏定省,弥合两边的关系。

    而赵顼登基后,曾经有一次身穿金甲,跑到曹太皇那里,问自己穿这套甲胄好不好。只看他去问太皇太后,而不是到自己母亲那里去展示,就可见赵顼心中的亲疏关系。

    不过一点疏离感,并没有影响到赵顼对母亲的孝心。随即放下手上国事,由王公公一起陪同,前往高太后所居的保慈宫。

    不同于赵顼理事的崇政殿的老旧,去年刚刚修起的保慈宫,无论外墙内壁,上瓦下梁,皆是簇新光鲜。赵顼自登基以来,只为曹太皇、高太后两人分别修造了庆寿宫和保慈宫,而自奉甚简,并没有整修自己所使用的宫室。

    进了殿中,赵顼就看见他的二弟赵颢,陪在自己的母亲身边。兄弟两人相貌有五六分相似,都可算是俊秀。就是赵顼稍显瘦弱,而赵颢则是身体强健了的一点。而两兄弟在轮廓和五官上,也都能看到高太后的影子。

    对高太后行过礼,赵顼起身问道:“娘娘,唤臣过来,可有甚事”

    对儿子,高太后没必要绕着圈子说话,就是算儿子是皇帝也一样。“听说最近外面有些传言涉及天家,是不是有此事”

    赵顼有些不快的瞥了赵颢一眼,已经告了状了吗

    随即点了点头,“是有此事。不过是市井谣言而已,日久自散。”

    高太后不让儿子这么容易脱身:“听说已有人弹劾王安石多用新进,祸乱朝纲。现在还妄想要挑拨我们天家的骨肉关系皇帝莫不是那就任由外面传言败坏二弟的名声”

    哼亲王而已,在乎什么名声换作别人,自污还来不及。赵顼腹诽不已。但他知道自己母亲的脾气。硬起来的时候,连亲手将她抚养长大的太皇太后都不搭理。自己若是不能让其满意,可是有得头疼。光是为了坚持新法,就已经闹得母子不快,现在再驳了她的面子,日后肯定会更麻烦。

    赵顼又看了看自己的弟弟,“不知二弟觉得事情要怎么样的处置”

    赵颢低头:“全凭大哥处断”

    叹了口气,赵顼眼神冷了下来。真要全凭他的处断,偏偏到到这边来告御状,难道他的崇政殿会不见客他分明是想要留在京城

    “母后身子不好,自然喜欢膝下热热闹闹地,二弟更是母后的心头肉,自然是要承欢膝下的,朕怎么会真的下旨呀哦你出京这件事,朕会和朝臣们说的”宋神宗无奈的只好妥协。

    “皇帝你倒是说话啊”高太后见皇帝神思游离,不禁有几分不虞,这皇帝和吴荣王之间深有隔阂,自然不把吴荣王的事情放在心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