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会者不难-第3/4页



    “气至出自《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刺之道毕矣。”

    “也就是说,只有当气至的时候,才算是有效,疗效就象风吹乌云消散,很明朗地看到苍天一样。”

    “所以针刺一道,得气为始,气至为毕,这也是我们所说得气与气至重要的主要原因。”

    何志华洋洋洒洒的说了很多,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孙颖玉可以更深刻的了解得气与气至的概念,从而更快的掌握得气和气至。

    孙颖玉听了何志华的话后,总算是明白了得气与气至的定义,但是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孙颖玉还是一头雾水,忍不住开口向何志华问道:“那得气和气至的区别到底是什么?”

    何志华略微沉吟后开口说道:“通俗来讲,得气就是开始,气至就是完毕,至于具体的区别,你可以将毫针扎在我身上感受一些,就可以明白了。”

    “来吧,扎我这个穴位,你正好可以感受一下得气的感觉。”何志华将自己的手臂放在桌子上,对孙颖玉开口说道。

    孙颖玉神色顿时有些紧张,如果是真正的患者,没有问题,但是真要在何志华身上扎针,她却是下不去手。

    “师姐,没事,你尽管扎就行了。”何志华对孙颖玉催促道。

    孙颖玉取出一根毫针,深吸一口气,在何志华吸气的时候扎在了何志华的穴位之上,上手之后孙颖玉顿时认真了许多,配合何志华的呼吸开始行针。

    “好,停!”何志华在清晰的感受到自己穴位有蚁走感的时候,顿时对孙颖玉喊停,这时候已经是得气的状态了,“现在已经是得气的状态了,你感受一下,有没有感觉到针下沉紧或者针下有徐?”

    孙颖玉手捏着针柄,仔细的感受着,许久之后却是摇了摇头说道:“没有什么感觉啊,我感觉都一样!”

    何志华顿时哑然,这让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了,随后何志华略微沉吟后开口说道:“你先感受,大概有五六分钟的时间就会到气至了,你仔细的感受一下两者的区别!”

    孙颖玉点了点头,仔细的感受着毫针的状态。

    六分钟之后,何志华忽然对孙颖玉开口说道:“感受到变化了吗?现在是气至了,感受到了的话就可以出针了。”

    孙颖玉顿时紧张了起来,连忙仔细的感受着,但是感受了一分钟之后,却是依旧没有任何的收获。

    何志华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伸手将毫针从胳膊上里取出来后,开口说道:“宋代的针灸名医窦汉卿在《针经指南·标幽赋》对得气时医者手下的感觉作了形象的描述,‘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铒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闭处幽堂之深邃。’意思就是针刺若得气,则针下感觉滞涩而沉紧,就像在钓鱼时鱼吞钩饵的感觉。而如未得气,则针下的感觉,似在一个安静、空荡的房子里一样,什么异样的感觉都没有。”

    “可是我什么感觉都没有啊,难道说我感觉不灵敏?”孙颖玉忍不住有些无奈的开口说道,甚至对于自己的针感有所怀疑。

    何志华摇了摇头说道:“应该不是,其实人的感觉都差不多,除了一些感知灵敏的,我们中医就更不会有问题了,毕竟我们都是可以感受到脉象的。”

    孙颖玉忍不住有些苦恼,感觉不到针刺的变化,是目前她最大的困扰,之前给患者针刺的时候,她还不觉得怎么样,毕竟几乎所有的中医都是留针三十分钟。

    但是今天何志华的做法却是让她大开眼界,才真正明白针刺的神奇之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