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高皇帝洛南宫把酒论英雄 大地回春三阳川繁花似锦-第5/7页
高皇帝不耐烦瞪眼道:“你老子骑在马上得到了天下,哪里用得着《诗经》《尚书》!”陆贾也不示弱道:“骑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也可以骑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况且商汤、周武虽然用逆天道武力夺取了天下,但却能顺应时势,文治武功兼用,施以仁德,采取鼓励农桑,休养生息,礼教法制结合,行无为之道,守住并强盛了国家,这才是长久治国方略呀,假使当初秦国统一天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之贤,哪还有天家您夺得天下的机会呀?”
高皇帝直勾勾地看着陆贾脸上露出些许惭愧的颜色,告诉陆贾道:“你说得很有道理,就尝试着替我写一写秦朝为什么失去天下的原因,我又为什么得到天下的原因,总结一下古往今来国家成败的案例。”于是陆贾领命,为高皇帝写出治理天下的论著:道基、术事、辅政、无为、辨惑、慎微、资质、至德、怀虑、本行、明诫、思务共十二篇,每奏上一篇,高皇帝没有不说好的,群臣读之,都认为是自古以来少有的治国理政方略,被大家称道为《新语》。
公元前202年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刘邦头戴通天冠,身披黑色龙袍,端坐于华台上的长条几案后,身后龙纹云纹花鸟图案屏风,台下左右各两排几案,右侧两排文官,左侧两排武官,几案上摆满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乐舞相伴,山呼万岁,场面宏大。刘邦在酒席上宴问群臣自己为什么能得到天下,而项羽比自己势力大得多却失去天下又是为何?王陵说:“陛下以利让人,派人攻城掠地,凡攻占的,你就用来赏赐有功之人。项羽就不这样,对有功的人就加害于他,对贤德的人就怀疑他,因此丢失了整个天下。”众臣都奉迎高皇帝刘邦,对答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刘邦笑了笑说道:“大家只知其一,未知其二。太中大夫陆贾在《新语》十二篇中对于为什么能得到天下早有定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应减免赋税徭役,行仁义而轻刑罚,推行鼓励农桑,休养生息之策,好比小河积水细流,大河积水满溢,家富才能国强,国强才有保障,我们一定牢记我们义举推翻秦王暴政所秉持为民请命的初心,绝不重蹈秦亡之覆辙。我常自明:‘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萧何令秦武羊协助庄非子在国相府内整理秦宫、秦丞相府、秦御史府等秦朝所遗留收藏的律令、书简等典籍。庄非子爱清净,萧国相就把庄非子的家眷接到都城长安,安排在距国相府百丈距离林木掩映的一独门白墙青砖蓝瓦院落之中,供庄非子一家人居住。
这日闲来无事,庄非子请秦武羊来到自家府上,厅堂内二人相对同坐一席,品茶谈天说地,共叙旧情。庄非子示意左右和家人退避,二人谈论些机密之事后,庄非子手持长柄竹舀为秦武羊觞杯斟满茶汤,又为自己觞杯斟满茶汤后说道:“据萧何对我说,陛下的胸怀如大海宽阔浩荡,其为陛下的大义人格魅力所折服,所以鞠躬尽瘁辅佐,死心塌地追随不弃。萧何描述陛下长得额高隆起,龙颜美髯,左大腿上长着七十二颗黑痣,似对应七十二颗星宿。传闻说在芒砀山起义时,陛下斩杀了一挡道大蛇,后边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见有一老妇在暗夜中哭泣。问她为什么哭,老妇说:‘有人杀了我儿,我在哭他。’有人问:‘你的孩子为什么被杀呢?’老妇说:‘我儿是白帝之子,变化成蛇,挡在道路中间,如今被赤帝之子杀了,故哭。’众人以为老妇人是在说谎,正要打她,老妇人却忽然不见了。”
秦武羊喝了口茶说道:“我想这赤帝之子斩杀白帝之子的传闻,是有人假借斩蛇造势,但造势也得有人造势才行呀,这就是占人和。不说高皇帝的刘交亲兄弟、吕氏外戚,还有结交的萧何、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等丰邑、沛县的同乡拜把兄弟作为依靠,以及张良、灌婴、郦食其、陈平、韩信等投效全力支持。在反秦义军先入关中咸阳城,秦王子婴投降,高皇帝要按义帝“谁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之约履约时,樊哙、张良力谏退军霸上,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在樊哙、张良努力下化解了鸿门宴危机;联合诸侯五十六万兵伐彭城,为义帝报仇,彭城之战,被项羽的三万精锐打得大败,全靠萧何从关中派出军队来补充,重整旗鼓,高皇帝几次败北,都是萧何及时补充兵力和粮草,最后取得了楚汉战争的胜利,这都是人和之功。儒家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要是没有秦朝的暴政,没有西楚霸王项羽的暴虐,也成就不了高皇帝的江山社稷,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高皇帝善利用众人的大智慧,顺天应地,关键还在人心向背,归根结底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