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新娘公子双双被掠 恶爪牙火烧芦花寨-第3/9页
砣莘看到诸侯国间征伐不断,长平大战赵国战败,投降秦军的40多万赵军将士都被秦军坑杀活埋,场景惊心动魄、惨不忍睹,砣莘感到就是自己的医道再好,也挽救不了40多万的赵军将士的生命,看到人民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心灰意冷,于是辞官归隐山林,带着女儿倩娘来到响水院,感悟人生,不问世事,专注修身养性。
豆荆是何等聪慧?人称:“亮金豆兜风耳”,看事物像金豆子一样明亮,细微端倪动静都能洞察,长得一副女人相,脸型匀称,白皙嫩脸,蚕眉凤眼,鼻直口方,戴玉簪中冠,下垂绿丝冠带,额下系流花结,身穿窄袖贴身白色中衣,外罩绣花边黑色大袖长袍,腰系革带玉钩佩挂鱼形白玉,脚穿方头丝履,犹如苗条淑女,端庄斯文,讲话条理清脆磁性,交谈行事缓急有度。
豆荆打听到在宫廷中当过冢人的砣莘医道高明,因为同在宫廷中任冢人答理之职,很容易就打听到了砣莘的下落,豆荆带领两名手下乘骖马车舆,来到邯郸城外的太行山东麓,寻找响水院。
在进山前,在太行山脚下的一小山村,找到一熟悉深山里情况的王姓猎户为向导,得知进山的道路年久失修,近期又被雨水冲毁,车舆已经不能行进,只能弃车步行。
刚走进太行山,眼前满眼是光秃秃的灰白斑驳青石裸山,植被低矮稀疏,心生苍凉之感,走过七八里路,道路更加狭窄崎岖难行,再走过一片参差不齐低矮的枣树、皂角等混生树林,又穿过一片密密麻麻的青檀林,呈现宽敞的青石板路,两侧山峰高耸突兀,再往前走,左右山石像龟石卧、似猴、似蛤蟆、似塔山、似皇冠,怪石林立,千姿百态,青石上点缀千年古柏,坡脚谷底树木廊林,穿过十里石壁画廊,似乎前面走到尽头,没了去路,绕过一小片参差蓊郁的百年桲椤树林,翻过一道半里长崎岖弯曲小路的山梁,终于看到掩映在奇峰下,坐落在高耸的云杉林中的青堂瓦舍“响水院”,响水院前是一条“哗哗”震天响的响水河。
翻过山梁下至半山腰,俯瞰响水院,响水院坐北朝南,十几株高大参天的云杉,遮蔽着院落,透过空隙间分辨出,门前有宽敞的七级青石台阶步道,青石垒就的方形院墙院落,院落内前院三间瓦舍,后院五间正房和左右两厢房,院前响水河上有一横跨的小木桥。响水院原是赵国君王赵肃侯时一宠信大将军深山打猎,看到风景奇特,心生痴迷爱意,就在此修建了避暑夏房,经百年风霜后,到砣莘来时已成无主之地,残破不堪,仅有年迈的一隐士寄居于此,砣莘和追随的徒弟们就地取材,修修补补,又呈现出往日的整洁高雅景象。
走过小木桥,仰视青石台阶向上,高耸的青砖门楼,豆荆等人登石阶而上,随从敲击枣红色木质院门,“吱扭”一声院门打开,走出来一丽女,身穿黄色花边深衣,朱唇面白娇嫩瓜子脸,描眉画眼美艳,梳着双平髻绾插蝴蝶钗,风流摇摆细腰,三人立现呆愣色目状。
豆荆赶忙上前贴掌拱手道:“在下邯郸城王宫公差秦怡,拜见砣老前辈。”看到这身着华服三人,丽女两手合拢放胸前微低头行礼嫩音道:“老爷和云哥们都上山采药去了,客官请进。”
三人进得前院,三棵两人才能合抱的粗壮云杉高耸入云,黄土地面宽敞,房前左右摆放两口大缸,缸内盛水漂浮几朵菱角、睡莲,院左墙角摆放耒耜、耰铲等五六把农具,还有两个半百斤的石锁和四根棍棒,墙上挂着弯弓和箭囊,前院是徒弟们居住学道习武之地,两随从止步在前院,豆荆随丽女穿过门厅,后院中五棵高大云杉,院落荫蔽整洁,正房前左右摆放两口大缸,两侧厢房前各一口大缸,缸内盛水游动着小鱼和长着一两株荷花,院落通往正房中间鹅卵石铺就的过道两侧各有两座四角石灯笼,地面长着爬地的蛇景天,点缀几丛二月兰,左侧绿油油的韭菜一畦,右侧鲜绿香葱一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